临近岁末,西安高新区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高新区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外贸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障房和公共停车位建设等六项市考指标。在这些指标背后,反映出的不只是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透露出
临近岁末,西安高新区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高新区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外贸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障房和公共停车位建设等六项市考指标。在这些指标背后,反映出的不只是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透露出了高新区争当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先锋的豪情壮志。
产业是城市的命脉,没有产业作支撑的城市,是缺乏基础的城市,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一定要构筑起高端化的产业结构。围绕这一目标,高新区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四大主导产业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三星项目来了,为西安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半导体产业聚集地之一奠定了基础,强生项目来了,为西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对外贸易方面,高新区也走出了美光半导体这样的陕西省最大进出口企业。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高新区正加快构建高端化的产业结构,进而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化大都市也离不开一流的环境作为保障,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繁荣各项社会事业。高新区以民生为根本,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在推进交通缓堵、治污减霾、保障房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加快推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城市的多元需求,创造更高质量、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未来,一个交通更便利、环境更优美、设施更完善的高新区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产业,拥有更强的凝聚力,释放更大的创造力,在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同时,高新区也将开始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实现自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宏大愿景。
本刊记者 刘鹏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