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喜平
冯喜平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副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西安市 现 居 地: 陕西省 咸阳市
毕业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航空航天工程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63年2月 工作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邮       箱: Fengxiping@nwpu.edu.cn 联系电话:
学       历: 博士

【人物简介】

  冯喜平,男,1963年02月生,陕西华县人。1980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1984年本科毕业,1987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分配到兵器工业部844厂工作。1996年考取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副教授。承担本、硕、博气体动力学、高等气体动力学、传热传质设计、两相流动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火箭发动机燃烧和流动过程的流场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烧蚀热防护、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和流动过程的流场模拟,以及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方面的理论实验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

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自然基金和“863”等项目。此外,还担“总装”“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性能评比”实验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科研项目】

1)973子项目,XXX燃烧过程研究,40万,2011-2013; 2)航天创新基金,XXX燃烧效率研究,20万,2011-2013; 3)航天支持基金,XXX发动机机理研究,7万,2011-2-13; 4) 装备预研基金,XXX 高效燃烧研究,20万,2011-2-13; 5)横向项目,发动机点火台,85万,2012-2013; 6)横向项目,扩散燃烧实验研究,50万,2013-2014; 7)横向项目, XXX仿真,50万,2013-2014; 8)横向项目, 发动机试验架研制,43万,2012-2013。

【论文著作】

学术成果 Academic Achievements 1. 基于燃气射流控制的可调进气道数学模型研究,固体火箭技术,vol.33,No.6,2010-12。(EI20111113746494)。 2. 旋转发动机燃烧室头部气-固两相流场结构分析,计算机仿真,vol.27,No.9,2010-9。 3. 固冲发动机射流控制可调进气道研究,固体火箭技术,vol.33,No.4,2010-08。(EI20104313323482)。 4. 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量系统研究,固体火箭技术,vol.32,No.6,2009-12。(EI20101312808360)。 5. 固体火箭发动机射流中存在障碍物时的流场结构分析,推进技术,vol.30,No.4,2009-08。(EI20093712305139)。 6. 固冲发动机地面试验测控系统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vol.17,No.12,2009-12。 7. 气体二次喷射SRM推力矢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航空计算技术,vol.39,No.4,2009-08。 8. 侧向进气旋转射流冲压燃烧室湍流流动数值模拟,固体火箭技术,vol.31,No.6,2008-12。(EI20090711906821)。 9. 中心进气旋转射流冲压燃烧室湍流流动数值模拟,固体火箭技术,vol.30,No.3,2007-6。(EI20073110726109)。 10. 不同湍流模型对旋涡流动的数值模拟,航空动力学报,vol.26,No.6,2011 11. 燃气射流控制进气道调节原理及数值验证,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文版), 2011,41(11):1527-1532 12. Adjusting principle of jet controlling inlet and verification, SCI:TECH(English Version), 2011,54(11):2981-2986 13. 高精度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检测系统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30(10) 14.采用不同气相燃烧模型模拟含硼燃气扩散燃烧过程 ,固体火箭技术 ,2013,36(4) 15.基于King模型的含硼富燃燃气燃烧模拟,固体火箭技术 ,2014,37(2) 16.含硼富燃燃气燃烧实验研究 ,固体火箭技术 , 2014,37(6)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感知节点软件调试以及车载自组网方面的研究。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教授
研究方向:
产品设计管理,产品知识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质量管理。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教授 博士导师
研究方向:
(1)结构疲劳、断裂、可靠性:结构疲劳强度、断裂力学、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与分析,结构可靠性分析,概率断裂力学,概率损伤容限/耐久性。(2)固体力学中新的计算策略及数值方法:固体力学中的非线性数值方法,有限元方法,变分原理,结构分析和数值仿真技术,结构分析中的概率方法等。(3)结构动力学及动态破坏分析:结构及材料的动态稳定性,结构及材料的动态安定性等。(4)航空航天安全系统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图像融合;多传感器信息获取与处理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