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川
尹大川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西安市 现 居 地:
毕业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材料类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69年 工作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
邮       箱: 联系电话:
学       历: 博士

【人物简介】

  尹大川,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特殊环境生物物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晶体学联盟(IUCr)生物大分子结晶委员会顾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会员,中国晶体学会永久会员,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Crystal Growth & Design等十余个著名国际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国家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审专家等。   1969年出生,1996年获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0年-2001年任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卓越中心(COE)研究员;2001年-2004年任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及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客员研究员。

【研究方向】

(1)结构生物学与理性药物设计;(2)生物材料;(3)空间生物技术;(4)强磁场应用等。

【研究成果】

  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历获教育部学术新人奖、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SCI论文Top 10等荣誉或奖励。   在材料科学领域,发展的无机溶胶-凝胶材料制备技术(Inorganic Sol-Gel Method)在国内外多个实验室得到应用并获进一步的发展;在蛋白质结晶方法学领域,发展的一些技术(Desiccation Method;Cycling Temperature Strategy(CTS)等)在国际上多个著名学者的实验室得到应用。历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奖励或荣誉。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博士点博导基金等。

【论文著作】

  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SCI 收录 40余篇,被SCI他引300余次;申报专利20余项,获授权8项。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教授
研究方向:
1、从事高等学校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2、从事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在机械可靠性设计、机械动力学以及机械疲劳寿命分析方面有一定专长。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院航天控制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导弹制导控制技术、近空间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和飞行器数字仿真技术等。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功能拓扑高分子化学,大分子自组装及超分子聚合物化学,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材料。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教授
研究方向:
[1]电机调速理论与控制技术 属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学科。稀土永磁电机的调速理论、电动与发电控制、运动与伺服系统是当前国际电气工程领域的主要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巨大的行业应用价值。为提高大功率电驱动系统和复杂运动伺服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近年来每年在此方向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都在10000篇以上,许多人都对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电作动系统、电驱动系统、起动/发电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软件伺服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电动或发电系统的高性能复杂控制、冗余控制、余度管理、故障诊断、容错与重构等技术方向上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国内,中国电工学会于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稀土永磁电机专业委员会”,本人现任此专业委员会委员。课题组从1992年以来就开展电机调速理论与控制技术方向上的研究工作,在稀土永磁直流电机、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稀土永磁有限转角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直线电机等驱动与控制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测控技术、微特电机、微电机、电机控制与应用等国内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截至目前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1部。 主持的国家重点型号项目50余项,遍及飞机导弹电动舵机、火箭矢量推力、飞机发动机油门作动等无刷直流电机的双余度伺服控制系统;飞机燃油泵、柱塞泵、制冷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等大功率无刷直流电驱动系统;飞机伺服阀、航空活门、电动锁、力臂调节器、放油阀等伺服控制系统,以及卫星天线、精太阳光源、卫星太阳能帆板、空中对接机构等低速步进电机和同步电机的跟踪系统中,总经费愈2000万元,科研成果先后在7种飞机、2颗卫星及工缝机、雨刮器、牙钻、压缩机、铁路转辙机、厨房电器等民用领域得到成功运用。 [2]现代电源变换技术 属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学科。1998年以来,课题组在DC/DC变换、功率因数校正(PFC)、软开关电源变换、同步整流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多路隔离控制电源、DC/DC和AC/DC电源、风光互补发电、智能充电器、风力发电等军民用高频高效隔离电源中。
毕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