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庆瑞
常庆瑞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西安市 现 居 地: 陕西省 榆林市
毕业院校: 西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59-07 工作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邮       箱: changqr@nwsuaf.edu.cn 联系电话: 13571835969(手机)
学       历: 硕士

【人物简介】

  常庆瑞,1959年7月出生于陕西子洲。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在西北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到1984年1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农业遥感中心进修,1986年9月到1987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遥感地图专业进修,1995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学专业获硕士学位。82年开始在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工作。   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分析;地物波谱特性测试与遥感模型反演,遥感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自动分类识别;资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管理,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与三维景观建模;土壤发生特性、系统分类和山地土壤垂直带谱构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各种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973计划专题1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其它项目20余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收录和一级期刊50多篇,参编专著5部。

【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

【研究成果】

  1、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合理利用 。   2、土地荒漠化形成与监测。①分析探明了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本质和过程机制;②应用"3S"技术,查明了近15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与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建立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监测评价技术体系。   3、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得出不同植被类型、树木种类、造林模式、生长年限等恢复措施作用下的土壤质量特点和本质差异,提出评价植被恢复效应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4、土壤发生与分类 。.①提出了陕西土壤系统分类体系;②建立了秦岭山地土壤垂直带谱;③鉴定了黄棕壤、黄褐土在形成环境、发生特性的主要差异,明确了两者的分类归属和空间分布;④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与作用   5、资源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从调查方法、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影像解译、模式识别、系统设计、和程序编写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先进、实用的技术与方法。

【科研项目】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影响机理及其储量估算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073) ,2009-2011 32万元 主持。   陕西省耕地地力评价 陕西省土肥站 2007-2011 300万元 主持。   区域水土流失过程与趋势分析 973计划(2007CB407203) 2007-2011 50万元 子课题主持。   水蚀风蚀复合区土壤养分时空分异特征和综合治理承载力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9B0603) 2006-2010 20万元 子课题主持。

【论文著作】

  《黄土高原植被构建效应》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2。   《新中国的土地管理研究》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4.06。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6.12。   秦岭北坡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土壤学报2002.39(2):227-235。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资源及其改良利用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97-100。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的本质及其形成研究 生态学报2003.23(1):106-111。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本质特性研究 土壤学报2003.40(4):518-523。   高寒地区荒漠化现状与防治途径探讨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39-42。   基于RS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覆盖动态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187-2190。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38-41。   Soil fertility benefits through recovering in semi-arid area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October 2003, Vol(Supplement 1):25。   陕西关中土垫旱耕人为土样区的基层分类研究 土壤学报2005.42(04):537-544。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草业科学2005.22(09):14-17。   高寒地区植被恢复对风沙土区土壤效应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06):40-43。   陕北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01):96-99。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粒及微团粒的分形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04(04):47-51。   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荒漠化土壤肥力的变化 中国沙漠2006.26(06):915-919。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景观格局动态监测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02):188-191。   人工植被恢复荒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土壤学报2007.44(03):566-570。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质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06(02):71-74。   陕北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沙漠2009.29(02):223-228。   基于花期果树冠层光谱反射率的果树树种辨识研究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28(03):207-211。   基于光谱分析的果树树种辨识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07):1937-1940。   面向对象土地覆被图像组合分类方法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07):108-113。   土壤侵蚀信息图谱的内涵与表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07(04):55-59。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of northern China。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9.volume 52(04):471-476。   Object-oriented land cover im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Recent Patents on Engineering 2010.volume 4(01):56-62。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02):218-226。   《土地资源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10。   《水土保持规划》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2.03。   《遥感技术导论》 科学出版社 2004.03。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1。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0。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07。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副院长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冻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水工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2.水工程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生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 林木菌根真菌种质资源、生态分布和生物多样性。 2. 优良菌根真菌的筛选与菌根化育苗造林技术。 3. 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旱、耐病虫害的分子遗传特性。 4. 菌根提高林木抗逆(重金属毒害、有机物污染)作用机制。 5. 西北地区苗木病害菌根协调性控制技术。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农村社会保障、农业保险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