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华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授(博导) |
籍 贯: | 辽宁沈阳 | 现 居 地: | 辽宁沈阳 |
毕业院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专 业: | 机械工程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56-7-11 | 工作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
邮 箱: | xuhua@mail.xjtu.edu.cn | 联系电话: | 13193300911 |
学 历: | 博士 |
【人物简介】
197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6年英国克兰费尔德大学访问教授。2002年英国布来德福德大学访问教授。兼任全国摩擦学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摩擦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润滑理论及轴承技术、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密封系统及其动力学、机械电子工程等。
【研究成果】
自1984留校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作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摩擦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先后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有: “旋转机械转子轴承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型旋转机械重大非线性振动故障机理分析与应用”,获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一等奖; “热弹流润滑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轴承的优化设计轴承型式组合方案优选和现场实测”,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承系统摩擦学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汽轮机推力轴承计算方法”,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汽轮发电机轴承稳定性研究”,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动静压支承技术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指导硕士生20余人,先后指导并协助指导博士生10余人。发表SCI&EI等各类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项。编写并翻译了《机械设计手册》,《公理设计》等著作,参加机械电子部标准“汽轮机推力轴承计算方法”(JB/T6520-92)的编制。
【科研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子项,973计划项目“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研究”子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高速机床主轴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项目“动静压机床主轴研究”;若干研究所委托及合作项目;四川某石化设备研究项目等横向课题。 近几年来已完成科研和在研的科研项目: 作为申请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高速水轮机转子系统与减振问题” 作为申请人主持教育部项目“机械工程类典型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共享”。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十余项国家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系统摩擦学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2)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汽轮机大轴承特性计算方法研究”已通过验收。 (3)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轴承的优化设计、轴承型式组合方案优选和现场实测”。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峡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子项“巨型推力轴承热弹流理论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体润滑性能的改性研究”。 (6)国家“九五”攀登项目“大型机电系统中若干动力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系统的动力学的大型旋转机械可靠性理论研究”。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8)国家计委“九?五”攻关项目“面向市场和创新产品开发技术”。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长寿命高可靠涡轮泵轴承与密封技术研究”。 (11)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皇家学会合作研究项目“高速旋转机械的阻尼系数测量”。 作为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负责和参加了十余项横向科研项目,其中包括: (1)机械工业研究院(台湾)“压缩机高速滑动轴承设计” 。 (3)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水轮机导轴承的性能计算”。 (4)沈阳水泵厂“800MW核电站主泵滑动轴承研究”。 (5)上海电机厂项目“立式电机推力及径向轴承计算程序”和“油环轴承试验及计算方法”。 (6)东方电机厂“低速重载滑动轴承的研究” 。 (7)湖南崇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电机用新型结构的滑动轴承研究” 。 (10)北京重型电机厂“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稳定性计算程序转让” 。 (11)南京高速齿轮机厂“高速齿轮机轴承软件包的开发与转让”。 (12)南京高速齿轮机厂“立式球磨机动静压轴承的开发”。 (13)大连机车车辆厂“高速机车增压器滑动轴承的开发”
【论文著作】
1. Measuring and Modeling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Bearing Pad Made of Plastic Matrix and Fine Bronze Elastic Spring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2, No. 3。 2. The Influence of Sea Water in Oil Emulsion on Bearing Performance[J].Proc. Instn Mech Engrs, Part J: Engineering Tribology,2009。 3.Coupling of dynamics and contact mechanics of artificial hip joints in a pendulum model,2009 4.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fluid-solid-interaction method to rotor-bearing system,2010。 5. The eddy losses of a magnetic thrust bearing,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2004,Vol. 16, No. 1。 6. Lubrication Analysis of Journal Bearing and Rotor System using CFD and FSI Techniques[C].//5th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ibology. 7. 机械密封静环的动力学设计,润滑与密封2005,No.1, (EI,05169051089)。 8. 机械密封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No.7,(EI,04478468909)。 9. 复合材料轴瓦的力学性能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No.6。 (EI,AN5120194)。 10. Performance Analysis on Gas Lubricated Foil Journal Bearing(1) The Foil Elastic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By Using Nonlinear Shell Theory, Proceedings of 2nd IC-HBRS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1997 11. Analysis of Gas Lubricated Thrust Bearings-Stiffnes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s of The Bearing, Proceedings of 2nd IC-HBRS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1997 12. 液体动压润滑轴承,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3. 流体动静力润滑轴承,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4. 气体润滑轴承,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5. 滑动轴承性能的计算机辅助试验测量系统,摩檫学设计案例分析及论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6. 滑动轴承设计专家系统,摩檫学设计案例分析及论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7. 滑动轴承网络数据库的构建,装备制造,2003,No.2。 18.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oil-film dynamic coefficients,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04, Vol.37, No.3. (SCI,03507773509,EI03507773509)。 19. 大型径向可倾瓦滑动轴承热动力润滑性能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No.8,(EI,AN5308522) 20. 推力电磁轴承的电磁场分析,摩擦学学报,2000,No.1,(EI,AN5309763)。 21. 径向滑动轴承紊流相似分析,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 No.1,(EI,AN4186874) 22. 基于Poincare变换的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数据库方法,摩擦学学报,2001,No.3(EI,AN6755330) 23. 300MW汽轮机组两种支承轴承性能研究, 汽轮机技术,1998, No.1,(EI,AN4298692) 24. 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的滑动轴承设计专家系统,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5,No.3,(EI,AN3025655) 25. 支点位置分布径向可倾瓦滑动轴承动力润滑性能的影响,润滑与密封,1999,No.3,(EI,AN4767705) 26. 基于H∞频域整形的微积分控制参数在磁悬浮轴承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No.6。(EI,AN6843856) 27. 一种基于CAT的滑动轴承特性测试方法,润滑与密封,1999, No. 5. (EI,AN4298692). 28. 随动耦合变阶梯径向滑动轴承动力特性及稳定性的研究,摩擦学学报,2000,No.6。(EI,AN6650938). 29. 圆形可倾瓦推力轴承入油边界条件的确定,摩擦学学报,2001,No.2,(EI,AN6700238)。 30. 面向对象的轴承设计专家系统, 机械与电子,1995, No.5 31. 用C++和Windows开发面向对象的轴承设计专家系统, 计算机辅助工程,1995,No.6 32. 汽轮机滑动轴承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 汽轮机技术,1995,No.4 33. 面向对象的推力轴承设计专家系统开发,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5,No.3 34. 指尖密封型线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No.2。 35. 基于粗糙接触理论的橡胶-金属摩擦副的摩擦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No.3。 36. 高速滚子链的实验研究,石油矿场机械,2000,No.4。 37. Similarity Analysis of Journ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ceedings of 2nd IC-HBRS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1997 38.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Rotor Bearing System by Transient Perturbation, Dynamics, Acoustics and Simulation,1999,ELSEVIER。 39. A Study on Variable Structure Journal Beari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geering.2000, Shanghai. 40. Thermal-Transient Analysis of Sliding Thrust Beari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geering.2000, Shanghai. 41. Analysis on the Nonlinear Oil Film Force of Hydrodynamic Bearings Including Lubricant Thermal Effect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geering.2000, Shanghai. 42. Analysis on Stability and Response of Symmetrical Rigid Rotor-Bearing System,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2,(EI, 03427681183, ISPT:BY15E)。 43. The thermal effects of viscoelastic body described by fractional calculus constitutive law,Proceedings of ACMD’02, JSME, Iwaki of Japan , 2002。 44. Equipment Data Publishing & Remote Monitoring with Datasocket,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Systems, Xi’an, 2003。 4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MS Acceleration Sensor,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Systems, Xi’an, 2003。 46. System and Subsystems: Some Aspects of Multibody Dynamic System,Proceedings of ACMD’04, 2004, Korea。 47. A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Ultralow Power Thermometer,电子测量与仪器,2004,V.2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s,2003,(ISPT:BX80T,EI,04278249008) 48. An oil-film dynamic coefficients testing system,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ol.5253, 2003, (EI, 04218170006). 49. 非线性方程法计算链传动中心距,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No.12, pp 47-50. 50. 滚子链的综合强化试验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No.1, pp 179-182. 51. 输送瓶装啤酒链条的磨损及腐蚀现象,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No.4 52. 单圆盘转子系统动力可靠性理论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No.1 53. 大型动静力径向可倾瓦轴承热弹流体润滑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Vol.12,No.2 54. 考虑轴承热效应的转子非线性运动瞬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 No.1 55. 单圆盘对称粘弹性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 No.5,(EI,04478468909)。 56. 进油压力对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静动特性的影响,润滑与密封,2001, No. 4 57. .对具有可倾瓦和固定瓦的混合型径向滑动轴承性能分析,润滑与密封,2001, No. 5 58. 二维无网格伽辽金?有限元耦合方法的研究,机械强度,2002, No.3 59. 分数导数本构律描述的阻尼材料热偶合粘弹性性能,力学学报,2002, No. 4 60. 用线性和非线性油膜力分析轴承动力系统,兵工学报,2002, No. 2 61. 一种混合边界温度的确定方法,机械设计,2002,No. 8 62. 对数螺线指尖密封的装配变形分析,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2,No.6 63. ADXL202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测试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Vol.22,No.3,2003 64. 指尖密封的迟滞特性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3,Vol.39,No。5。 65. 轴向尺度对指尖密封性能影响的分析,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3,Vol。16,No。1 66. 采用混合边界温度的滑动轴承热动力润滑计算,力学季刊,Vol.23,No.4,2002 67. CAN总线在机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电子工程师,2003 Vol.29, No. 4。 68. 数字式低功耗温度测量仪表的设计,制备制造,2004,No.2。 69. 考虑进油压力的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数据库,摩擦学学报,2004,No.3,(EI,04418404716)。 70. MSP430与I2C总线接口技术,电子产品世界,2003,No.4。 71. 数字式MEMS加速度传感器ADXL202及应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3,No.8。 72. Dynamic analysis of hydrodynamic bearing-rotor syste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v 43, n 5-6, March, 2005, (EI,05199090252) 73.转动惯量测试台磁悬浮系统电磁阻尼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No.12,(EI,AN6966539)。 74. 四瓦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摩擦学学报,2001,No.4,(EI,AN6908411)。 75.螺旋槽式液体机械密封的动力学性能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No.5。(EI,04318296431)。 76.悬臂式薄片动压润滑气体轴承性能研究?用薄壳非线形大变形法计算薄片的弹性变形,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 No.6。 77.润滑油不同含水量对滑动轴承性能的影响[C].//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