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健壮
牛健壮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西安市 现 居 地:
毕业院校: 西安体育学院 专      业: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60-04 工作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邮       箱: jzhniu@126.com 联系电话:
学       历: 硕士

【人物简介】

  牛健壮,男,1960年04月出生。本科1982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助教进修班1986年结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同年被武汉体育学院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人。均在陕西高校从事教育工作。

【研究方向】

1.运动生物力学 2.运动训练学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

  1.《Force-exerting character of muscle groups during swinging backward from hanging position in rings》Fifth of international Biomechanics seminar.1991年,瑞典,(1)   2.《Research for order, period and difference of contraction time for muscles between varied motions during swing backward from hanging position on the rings》Xlll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Biomechanics.1991年,澳大利亚,(1)   3.《Patterns of the muscles exerting force during back and whip swing from hanging position in ring》The eighth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Biomechanics. 1992年,意大利,(1)   4.《Synchronistic method for many equipments in sports research-designing , producing and using method of synchronistic signal generator》Biomechanics-XIVth I.S.B. congress. The auspices of society de Biomechanics.1993年,法国,(1)   5.《Research for kinematics and dynamic patterns of double back somersault with 2 twist during women truce knee throwing in sports acrobatics》Biomechanics-XIVth I.S.B. congress. The auspices of society de Biomechanics. 1993年,法国,(3)   6.《Biomechanics character of swinging backward and swinging backward up from hanging on the Rings》Proceedings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omatic science and grand prizes for the best paper.1995年,美国,(1) 优秀论文二等奖   7.《Preliminary study on sports-emotion of junior student in parts of traditional sport school of four province in northwest China》Proceedings of 31st annual conference. The Australia psychology society ltd .1996年,澳大利亚,(1)   8.《Design and function of remote EMG process system software》Proceeding of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 1997年,美国,(1)   9.《Research for patterns of pulling force curve during back and whip swing performance on flying Rings》Proceeding of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 1997年,美国,(1)   10.《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ging backswing movements in Rings》Proceeding of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1997年,美国,(1)   11.《Counting of optimal takeoff angle about the hurdle》Proceeding of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 1997年,美国,(1)   12.《对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后摆振浪时机的探讨》第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研讨会. 1991年,天津,(1)   13.《关于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肌群用力模式的研究》第二届全国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 1992年福建,(1)   14.《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拉力曲线的变化模式》第三届机电部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1992年,南京,(1) 优秀论文三等奖   15.《Patterns of muscles exerting force during back and whip swing from hanging position in Rings》The 2ND national junior schoolars conferences on sports science.1994年,重庆,(1)   16.《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关系》第四届机电部高校体育论文研讨会.1994年,镇江,(1)   17.《吊环悬垂后摆和后摆上动作几个生物力学特征》第三届全国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1994年,昆明,(1)   18.《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田径项目的运动训练》第三届全国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1994年,昆明,(2)   19.《拳击运动员脑血流图的调查分析》全国运动医学学术论文研讨会.1994年,安徽,(4)   20.《遥测肌电图处理软件包的设计及功能》全国高校首届体育应用数学学术论文研讨会.1995年,深圳,(1)   21.《吊环悬垂后摆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1997年,北京,(1)   22.《测力系统在竞技体操吊环5个动作中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00年,武汉,(1)   23.《Study on Gymnastics ring movements using force measuring system》The XV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2000年,香港,(1)   24.《大回环的另一种形式》贵州体育科技.1989年1期(1)   25.《对力量练习强度与克服次数之间关系的探讨》体育科研.1989年3期(1)   26.《体育仪器器材的更新与体操的发展》体操杂志.1989年4期(1)   27.《自然科学与体操运动发展》贵州体育科技.1990年3期(1)   28.《Force-exerting character of muscle groups during swinging position in rings》Sports mathematics and system.1991年1期(1)   29.《现代科学技术与体操训练科学化》贵州体育科技.1991年1期(1)   30.《中长距离耐力项目恢复间期的确定方法》贵州体育科技.1991年1期(1)   31.《同步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制作及使用方法(文摘)》体育科学.1991年2期(1)   32.《对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后摆振浪时机的探讨》中国体育科技1991年6期(1)   33.《关于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肌群用力模式的研究》中国体育科技1992年8期(1)   34.《Research for order, period and difference of contraction time for muscles between varied motions during swing backward from hanging position on the rings》Sports mathematics and system engineering 1992年2期(1)   35.《习太极拳、气功二年以上老年人的脑血图分析》气功与科学1992年3期(2)   36.《影响人体肌肉力量的几个非生理特性因素》贵州体育科技1992年3期(2)   37.《影响人体肌肉力量增长的年龄因素》体操杂志1992年4期(1)   38.《肌肉力量训练应均衡发展》田径杂志1992年5期(2)   39.《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拉力曲线的变化模式》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3年1期(1)   40.《肌肉力量训练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田径杂志1993年1期(1)   41.《关于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肌群用力的顺序、时程及时差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1期(1)   42.《力量训练中应遵循的两个关键性原则》贵州体育科技1993年1期(1)   43.《怎样安排力量练习时肌群练习的顺序》体育科研1993年2期(1)   44.《制定个人力量训练计划的几个要点》健与美杂志1993年2期(1)   45.《如何理解力量训练中关于专门化训练的原则》田径杂志1993年2期(2)   46.《Patterns of the muscles exerting force during back and whip swing from hanging position in ring》Sports mathematics and system engineering 1993年2期(1)   47.《力量重复次数方案》体育科研1993年3期(1)   48.《关于体操训练中几种力量练习方法的探讨》体操杂志1993年3期(2)   49.《力量素质发展的生理学基础》贵州体育科技1993年3期(2)   50.《如何选择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及练习方法的数量》田径杂志1993年6期(1)   51.《吊环向前大回环动作的分维表征》生物数学学报1993年3期(2)   52.《浅谈体育教学最优化》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3期(2)   53.《怎样掌握力量练习过程中动作的速度和练习负荷》田径杂志1993年3期(2)   54.《教练员应重视力量训练中的恢复时间》田径杂志1993年4期(2)   55.《Synchronistic method for many equipments in sports research-designing , producing and using method of synchronistic signal generator》Sports mathematics and system engineering1994年1期(1)   56.《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发展的辩证关系》体育与科学1994年2期(1)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与训练。
毕业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健美操专业课、公共体育课和跨系选修课。
毕业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健美操专项提高课、公共体育、体育教育等
毕业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田径、足球等。
毕业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