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李永平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西安市 现 居 地: 陕西省 咸阳市
毕业院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70-11 工作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       箱: yongpingl@163.com 联系电话:
学       历: 博士

【人物简介】

  李永平,1970年生,陕西彬县人,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曾经承担《中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传播学》、《舆论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研究方向】

从事俗文学、文学人类学、媒介诗学等方向的研究。

【研究成果】

  1、《包公文学及其传播》获2008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中国文学编年史》(合著)荣获2008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包公故事宝卷传播研究》,编号:20080440186。   2.主持中央高校重点项目《宝卷传播与社会控制研究》,编号09SZZD03。   3.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 《包公故事宝卷传播模式及谣言风险控制研究》。   4.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网络谣言舆情分析与风险防控研究,编号12R011。

【论文著作】

  一、学术论著   1.专著《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合著《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该书荣获2008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二、部分论文   1.《李贺诗歌与唐代外来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文学传播学论纲》, 《当代传播》,2010年第5期。   3.《苏轼与俳优传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全文摘转。   4.《佛教文化对包公文学的影响》,2008年第1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5.《包公文学形象传播的新思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年3月31日。   6.《古典文学传播研究刍议》,《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29日。   7. 《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及特征》,《西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 《明清小说所见包公戏扮演传播史料》,2007年第4期,《明清小说研究》。   9.《唐宋传奇中的游历仙境主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0.《晚唐曹唐游仙诗中的仙洞原型:兼及 历史演进中的乌托邦定势》,《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西北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行政法学(行政立法方向);国际法学(国家责任制度方向)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史。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不确定性推理与粗糙集理论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