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玲
胡小玲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西安市 现 居 地:
毕业院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化学类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61-07 工作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邮       箱: www.huxl@nwpu.edu.cn 联系电话:
学       历: 博士

【人物简介】

  胡小玲,女,1961年7月生,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在新型膜分离材料、手性分子印迹材料、纳米热敏功能材料、纳米微孔材料、生物活性物质、稀有金属及贵金属的分离提取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航空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二十多项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理论水平。出版了《物理化学》、《化学分离原理与技术》、《纳米功能薄膜材料》、《表面化学》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和教材,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成绩显著。

【研究方向】

1.纳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2.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识别机理研究。 3.功能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及色谱分离技术。

【研究成果】

  (1)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21125.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2)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0025122,([(R)-(+)-β-(1-甲基咪唑)-丙酸乙酯]X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合成方法)。   (3)国家发明专利,ZL04100419152,(超临界CO2流体分离高纯茄尼醇的方法)。   (4)国家发明专利,ZL93116205.X,(用溶剂萃取法从烟叶中提取烟碱的方法)。   (5)国家发明专利,ZL9611903639,(阳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红霉素的方法)。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4111),手性离子液体中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机理研究,2012-2016。   (2)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No. 2007K07-12),超临界CO2流体提取高纯度茄尼醇技术研究,2008-2010。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03H14),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分离机理研究,2004-2007。   (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 53103 ),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杂化膜的制备研究,2008-2010。   (5)航空自然科学基金( No. 5070107),超细微孔磁性吸收剂及吸波涂层的研究,1999-2001。   (6)陕西省成果转化项目(No.ER1100),超临界流体法分离纯化高纯茄尼醇及高纯烟碱技术,2010-2012。   (7)陕西省成果转化项目(No.N3EK1702),茄尼醇及烟碱的膜分离技术,2009-2010。   (8)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No.2009K05-8),手性功能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2010-2012。   (9) 合作研发项目(No.N4ER0001),多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2011-2013。   (10)合作研发项目(No.N7SA0002),手性氨基酸拆分及多肽分离研究,2011-2012。   (11)载人航天工程应用项目(No.921),空间环境中手性离子液体的手性控制合成,2011-2013。

【论文著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被SCI、EI收录达70多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理论水平。出版了《化学分离原理与技术》、《纳米功能薄膜材料》、《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边疆史和秦汉隋唐历史的研究与教学。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美学。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毕业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