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伟明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
籍 贯: | 现 居 地: | ||
毕业院校: | 无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60 | 工作单位: | 海军工程大学 |
邮 箱: | never1983@163.com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其他 |
【人物简介】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双聘教授,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研究部主任。 兼任第五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电工技术学报》、《电工技术杂志》编委,中国造船学会理事,湖北省科协常委,武汉市科协副主席,武汉造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先后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届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首届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何梁何利基金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奖励。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舰艇独立电源系统的研究。
【研究成果】
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和电磁发射两大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1],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为电气工程领域拓展了新的研究方向。创建并发展了多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理论体系,攻克了一系列国内外长期未能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先后研制出三代集成度不断提高的新型发供电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分别装备中国新型潜艇。 提出了中国舰船动力平台新的发展方向——综合电力系统。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完成国防973项目“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电网结构理论研究”,研制成功新型感应推进系统。 组建了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建立的传导干扰精确定量预测理论和自适应辐射干扰对消技术,已用于解决舰船中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为保障舰船的安全运行发挥了重大作用。电磁兼容创新群体成为国内电气工程领域唯一连续两期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团队。 带头成立了“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利用在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研制成功大容量风能、太阳能发电变流装置、高功率密度集成式惯性储能装置等新能源接入设备。
【科研项目】
承担重大科研课题20多项。 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电、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交直流电力集成的思想,研制出三相/十二相双绕组交直流电力集成发供电系统,为世界首创。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论文著作】
出版专著2部,在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