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学广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授 |
籍 贯: | 陕西吴起 | 现 居 地: | 陕西吴起 |
毕业院校: | 陕西师范大学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64年6月 | 工作单位: | 西安邮电学院 |
邮 箱: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本科 |
【人物简介】
张学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哲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外国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价值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198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1994年9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现政治经济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其中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赴西安外国语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学习。199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至今,在西安邮电学院社会科学部(系)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部副主任、主任、系总支书记、主任。2003年晋升教授职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环境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张学广教授长期坚守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教学第一线,开设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人文素质课《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生态环境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尤其响应学院双语教学号召,2002年起用英语讲授《生态环境概论》和《西方文化概论》。在课内外始终将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多次获得全国、陕西省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奖。张学广教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张学广教授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正派,热心公益事业,团结关心同志,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00—2002年、2003—2005年、2006—2008年连续三次被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优秀社团工作者”,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当选为雁塔区第14、15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1999学年、2002/2003学年获得学院“优秀教师”和“十佳教师”称号,2004/2005学年被评为学院“三育人标兵”并获得学院“感动西邮”活动“教书育人奖”,2003年被评为“陕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陕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方向】
《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2005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
近年来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社会科学》(上海)、《天津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人文杂志》、《理论导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篇,出版学术著作《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2.4万字)、《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辽海出版社1999年,18.8万字)、《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三主编)、译著《绿色世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承担16万字)、译著《语词和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承担12万字)、主编论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5.2万字)。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信息产业部软科学课题1项,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课题2项,学院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