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庆书
程庆书
性      别: 职      称: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籍      贯: 现 居 地:
毕业院校: 专      业: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邮       箱: 联系电话:
学       历: 其他

【人物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获医学硕士学位。他所在的科室为全军胸腔外科中心、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胸心外科)及陕西省优势学科。从事胸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5年,在食管、肺、气管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硕士研究生10多名,进修生200多名。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陕西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华人胸腔外科学学会理事,西安市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陕西抗癌协会理事,中国肺癌、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国现代肿瘤杂志及食管外科等杂志的编委。世界华人胸外科协会理事、解放军胸外科分会常委、陕西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肺癌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现代肿瘤杂志》、《食管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从事胸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在食管、肺、气管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研究成果】

在临床采用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结肠带食管治疗高位食管、下咽癌及高位食管、下咽狭窄,袖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肺减容治疗慢性肺气肿,气管切除、隆突切除成形治疗气管肿瘤,气管支气管断裂重建,不开胸胸膜外切除纵隔肿瘤,不开胸胸膜外结扎胸导管治疗乳糜胸、气胸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1999年10月率先在国内开展多电极组织间高温射频治疗肺部肿瘤,并结合临床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该方法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最新的有效方法,仅在局麻下经胸部皮肤刺入一微型电极到达肺内肿瘤,然后射频加热将瘤组织灭活,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方法的特点是不开胸,创伤小,安全,在局麻下完成治疗,已为海内外500多名肺癌和肺转移瘤病人进行了治疗,治疗有效率86.3%,一年生存率为83%。对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适应症、禁忌症、完整的操作规程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了科学的总结。并系统的研究了组织间射频治疗后免疫功能的改变;正常肺及肿瘤组织射频作用后病理生理改变。采用XMT1数显温度测控仪,使该技术的临床实用性得到了较大提高,为传统治疗效果差和失去治疗机会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多学科综合治疗增加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科研项目】

《多电极组织间高温射频治疗肺部肿瘤》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隧道式食管胃吻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经食管超声在食管癌可切除性判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开胸胸膜外切除纵隔肿瘤》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006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论文著作】

参编专著2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讲师
研究方向:
近年来,围绕机器人仿生结构与运动控制理论与方法,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仿生行走机器人技术 仿生行走机器人技术不仅是无人地面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顶级科研机构关注的学术前沿。该项研究工作通过仿动物中枢神经和多肌驱动系统,建立分层的CPG协同控制方法,解决多执行器在自由度冗余下的力/位耦合控制问题并应用于双足、四足等足式行走机器人;采用仿偶蹄张拉机构与调控方法提高机械足的抓地附着性能;采用仿骨再造过程的结构拓扑方法提高机械腿的高强度、轻量化设计。 (2)体内介入软体机器人技术 软体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新兴前沿方向。体内介入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该项工作通过分析研究水蛭吸盘的肌肉空间分布特征和吸附机理,建立模仿水蛭后吸盘质构特性和运动特征的仿生吸盘,实现在胃壁上无创主动吸附固定;研究钯、铂、金等电极材料的IPMC制备工艺,开展硅胶包覆IPMC的仿生吸盘动作和吸附力测试,并进行动物胃壁的湿吸附测试。 (3)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技术 该研究工作面向移动式工业机器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重点开展全向移动底盘、复合式移动底盘、双臂手协同等技术在航空航天大型特种制造装备、抢险救援装备中的应用。
毕业学院: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获奖成果5项。
毕业学院:
姓名:
工作职务:
副院长、MBA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
城市与房地产管理
毕业学院:
姓名:
工作职务:
教授
研究方向:
飞机装配技术、结构材料抗疲劳设计、金属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
毕业学院: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