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含光门唐代下水道接受“除螨”处理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
目前,全国共发现两处唐代下水道,含光门过水涵洞遗址是其中一处,经过岁月的磨砺,盐分、螨虫、霉菌都在侵蚀古砖,使得古砖表面开始掉渣、发霉、松动。现在正接受除螨处理。


文保人员正在对城墙地下的唐代过水涵洞砖进行特殊处理。
 

   唐代下水道——西安含光门“过水涵洞”正接受“除螨”处理。昨日记者了解到,经过“特效药水”处理后,古砖不仅告别了“病菌”,而且也变得更加坚固。

  
  病菌 盐分、螨虫、霉菌
  
  轻轻一摸 古砖表面掉颗粒
  
  目前,全国共发现两处唐代下水道,含光门“过水涵洞”遗址是其中一处,它由四五千块唐砖构建成。经过岁月的磨砺,盐分、螨虫、霉菌都在侵蚀古砖,使得古砖表面开始掉渣、发霉、松动。
  
  昨日记者看到,含光门“过水涵洞”不同区域的砖表面附着白色、黑色的一团团菌群,这些都是霉菌。黄土中的常客——螨虫在吃霉菌的过程中,菌丝会拉开土壤颗粒,对土壤产生微小的破坏作用,时间一长,也侵害古砖。记者随手一摸,砖表面一层松动的颗粒就掉了下来,原来这是黄土中的碱生成的酥粉,也在破坏古砖。放眼望去,“过水涵洞”大部分古砖都存在掉渣、发霉、松动的现象。
  
  给药 三种“特效药水”
  
  轮流喷洒 让古砖恢复健康
  
  如何让这些古砖恢复健康呢?文物保护专家们采用了三种“特效药水”。
  
  负责该工程的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中心的工程师冯普表示,目前在使用三种自主研发的专利溶剂。
  
  首先采用加固剂,利用无机化学原理,让砖表面的原子活性转为惰性,物理性损害降到最低。然后再喷洒除虫剂,杀死暗藏在砖内和接缝土壤内的螨虫。最后喷洒除菌剂,将表面的霉菌彻底消灭。每种溶剂喷洒后,等到彻底干燥后,再喷洒下一种溶剂。
  
  昨日,在保护现场看到,两台抽湿机正在轰隆隆的工作,通过临时搭建的抽风管道,将溶剂刺鼻的气味抽走,并保持遗址湿度。经过处理的古砖已经看不到霉菌,摸不到酥粉,而且非常坚固,和旁边未处理的形成鲜明对比。
  
  疗效 维持坚固至少20年
  
  彻底“洗澡” 穿上“透明盔甲”抗病毒
  
  经过“除螨”之后,汉、唐砖会有什么变化?
  
  “这些汉、唐砖恢复原貌后,还会变得更坚固,并有很强的透气性。这是因为溶剂对古砖的加固深度可达到20多厘米。”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部部长王肃告诉记者,这些溶剂对土壤和古砖都没有任何伤害。据前期实验还显示,经过“除螨”等溶剂处理后,这些古砖不仅会恢复原貌,而且坚固程度可维持至少20年,最多30年。这就相当于给唐砖“洗了个澡”,并穿上“透明盔甲”抵御损害。
  
  据了解,该工程将再持续一个多月。届时,经过2年的“除螨”战,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三处千年古遗址:城墙断面、门道遗址、过水涵洞都将恢复往昔的健康原貌。

编辑:系统管理员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