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动能 实现新赶超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7-11-03     浏览次数:
​2017年初,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团队“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西安,科技成果转让费1.5亿元。

打好“科教优势”这张牌 

2017年初,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团队“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西安,科技成果转让费1.5亿元。 
  无独有偶,西北大学范代娣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类人胶原蛋白的量产,系列产品累计销售额近百亿元。 
  郭烈锦和范代娣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明星代表。西安科教优势显著,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中,如何打好“科教优势”这张牌,让更多像郭烈锦和范代娣这样的科研“明星”成为大西安发展的助推力量,是西安市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重点。 
  为此,西安市围绕构建成果转化新机制、健全科研人员创新激励制度、营造创新创业新环境等重点任务,首批选择出10家具有试点条件的高校和转制科研院所先行先试,集中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截至目前,试点单位培育的成果转化项目达1014项,实现成果转化总收入近7.64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试点高校院所新孵化高科技企业将超过180家。 
   持续释放“双创”活力 
  今年以来,在“创业西安”的活动中,多次出现西安市多位领导的身影。“创业西安”以市委主要领导每月定期为创业者“送政策、送信心、送服务”为主要内容,是西安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双创”深入发展而策划的系列品牌活动。 
  西安市制定出台了《“创业西安”行动计划》,以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为重点,培育发展各类新型众创空间,不断强化人才、资本、技术的聚集效应,成功引进北大科技园、腾讯众创空间等知名众创机构落户西安,精心打造西安市众创示范街区、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空间载体。 
   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如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西安市通过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不断进行探索。 
  在此过程中,西安科技大市场着力破解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成功构建起了以科技资源信息化平台、科技服务市场化平台、移动互联平台、综合科技服务大厅“三网一厅”为基本架构的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同时,西安市着力破解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痛点和瓶颈”,通过设立西安创业投资种子基金、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等形式不断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推荐16批344家企业,获得贷款企业330家,贷款金额14.2亿元。 
  今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创中心、西北军民融合谷、西工大“翱翔小镇”、3D打印特色小镇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启动。随着这些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的建成,具有西安特色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支撑大西安不断追赶超越。

编辑:刘阿娟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