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区商用汽车——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
在西安经开区内,实施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大型央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11年4月,中国北车集团下属永济电机公司“大功率IGBT模块封装技术”获得国家科技部02专项(在科技部国家中长期(2006-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13项代表国家最高技术水平的科技重大专项。其中,“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位列第二,简称02专项。)立项审批,标志着永济电机公司高压大功率IGBT模块封装技术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据介绍,2005年开始,永济电机公司便在经开区的研发中心着手高压大功率IGBT的研制工作;2010年,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首批最大功率IGBT产品在西安永济电机公司封装下线,使永济电机成为世界第四个、国内第一个能够封装6500V以上电压等级IGBT的厂家。 作为世界公认的电力电子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长期以来,IGB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关键技术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如何打破技术壁垒,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永济电机公司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起点,当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就会开始扩散、渗透,催生新兴产业的出现。”北车永济电机公司副总工程师、西安永电公司总经理张红卫告诉记者,公司掌握IGBT的关键技术后,不仅将获得国家和省市区近亿元的财政支持,同时也在承接国家高速动车牵引传动项目中占得先机,意味着公司打开了更加广阔的“产业蓝海”。 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的基础上,2012年12月19日,中国北车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订第二轮战略合作协议,将以西安经开区为核心在西安市追加投资50亿元,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拓展轨道交通、节能环保、风电设备、船舶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在西安的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西安经开区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引进中国北车、中国兵器、中航重机、中国电子等的大型央企项目,都是技术研发环节和生产制造环节同步引进,促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产业实现了集聚式发展,并占据行业领先位置,科技资源和要素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大型央企在产业转移中,同步实施优化升级,这是西安经开区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的重要机遇。”西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学民表示,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西安经开区的重点工作,就是通过不断强化配套服务功能,构建适宜企业创新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以完善的政策体系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等一整套保障措施,来“构建产业生态,促动企业创新”。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