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中国的一线调查:生物医药最缺钱

来源:《创业家》杂志     作者:caiji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
138家黑马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黑马中国的企业黑马指数为3.94分(总分为5分),这说明《创业家》关注的黑马群体的潜力处于中高水平。黑马未来的战略是什么?138家黑马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黑马中国的企业黑马指数为3.94分,这说明《创业家》黑马群体的潜力处于中高水平。靠市场:竞争成就黑马我们在评判黑马发展潜质的时候用了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和资源这三大因素,但是这三大因素在黑马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138家黑马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黑马中国的企业黑马指数为3.94分(总分为5分),这说明《创业家》关注的黑马群体的潜力处于中高水平。   文 /《创业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调研组   编者按:   这是一份来自6月30日“2011黑马中国大赛”现场的调查报告。   《创业家》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通过现场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了147家黑马企业的创始人,得到有效样本138个。通过对这138位创始人的调查,我们试图回答:黑马为什么这么黑?哪些因素会让一家创业企业成为黑马?黑马未来发展的瓶颈在哪里?黑马未来的战略是什么?黑马最希望获得哪些外部支持以帮助他们成功?以及,中国黑马企业的整体概况是什么?   尽管样本仍然较少,且局限于《创业家》黑马中国的参赛企业,但这是第一份正式针对黑马企业的调查报告,也是记录当前中国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不可多得的参考。   兴趣是创业第一推动力   你为什么要创业?面对这样一个多选题,52.5%的创始人回答说,“我喜欢!”46.4%的创始人是因为“看好这方面的发展机会”,39.1%因为“喜欢挑战”。可见,兴趣仍然是创业的第一动机,创业是理性和激情合一的产物。   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们,因兴趣和激情而创业的比例(63.6%)要高于其他行业;而在新能源与环境领域(33.3%),创始人创业的最大动机是他们的专业技术经验,这和行业的技术门槛高度相关。   喜欢挑战是创业家们的天性,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低潮期创业的创业家,这一特质更为明显。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后开始创业的创业者30.8%是因为“喜欢挑战”;而在资金、政策环境都极具不确定性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这一比例高达43.8%。   黑马有多黑:越老越黑   我们通过企业黑马指数来描述2011年黑马的发展潜质。企业黑马指数主要是通过经营管理因素、市场竞争因素和资源因素来判定,指数分值越高(满分为5分),说明该企业越具有在市场中快速脱颖而出的潜质。   138家黑马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黑马中国的企业黑马指数为3.94分,这说明《创业家》黑马群体的潜力处于中高水平。   进一步研究发现,成立时间越久、雇员人数越多的黑马企业越成熟,成立5年以上的黑马企业评分达到4.13分,也就是说黑马越老越黑。通常来说,创业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越早期失败概率越大,一旦公司坚持到获得融资或收支平衡,其成活概率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业超过5年企业还能存活,本身就是创业已经获得市场一定程度认可的体现。   整体来看,我们将得分4.5分以上的企业定义为“头马”,这意味着黑马中的黑马,共有21家企业入选,其中多数是网络IT和文化创意企业。我们发现,品牌实力、财力和供应链资源的领先是他们成为头马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头马的各个因素得分更为均衡。   靠市场:竞争成就黑马   我们在评判黑马发展潜质的时候用了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和资源这三大因素,但是这三大因素在黑马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研究显示,黑马更多是靠自己,他们既没有背靠某家央企吃大户的背景,也没有太多的人力、财力和上游支持,黑马的资源因素得分为3.79分,但市场竞争因素高达4.14分,这一因素直接推动了黑马的成长。   我们定义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竞争格局地位、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更具体来说,除生物医药行业外,黑马普遍认为公司的产品实力超过品牌实力,这凸显黑马创业初期品牌建设的滞后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和网络IT行业的黑马认为自己的品牌实力最弱。   或许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越注重品牌建设的创始人可能会越觉得自己品牌做得不够好,比如网络IT行业,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我们不得不提醒诸位创业家,黑马经营管理因素的得分也仅仅是3.9分,略高于资源因素得分。对于早期黑马企业来说,一定要注重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不要在高速扩张中迷失方向甚至带来内部体系的崩溃。   在经营管理的诸多因素中,我们发现,黑马在财务管理和流程管理规范性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其得分普遍在3分左右,这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实际上,初创公司究竟应该保证多大程度的规范性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生物医药最缺钱,文化创意人最牛   我们在观察黑马企业的资源时主要关注公司的财力、技术、人力资源和供应链资源。数据显示,黑马的发展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资源。   我们将黑马主要归为六大行业,主要是连锁服务行业、网络与IT软件、新能源与环境行业、文化创意、生物医药和其他行业。我们发现,所有行业都普遍缺钱,其中生物医药行业资金流动性和充足性最差,平均得分2.5分,远低于3分的均值。这和现实较为吻合,生物医药企业因为前期新药研发成本较大、长期没有收入,所以创业初期都较为困难,尤其需要外部资金扶持,但一旦新药生产成功则进入良性循环。   技术方面,新能源和文化创意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新能源具有典型的行业技术壁垒,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新能源公司在技术方面实现原创性突破的并不多。   人力资源方面,文化创意行业的创始人普遍自认为智力资源强势。供应链资源方面,黑马企业总体自我评价较高,其中生物医药行业黑马认为自己的供应链最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创意行业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其他行业。我们无法判定这是真实的公司状况还是创始人的普遍乐观。   狂奔三要素:融资、研发、人才   面对缺钱的普遍情况,60.1%的黑马表示将“接触创投机构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引进资本”作为未来重点突破方向之一。调研发现,发展5年以上的黑马和初创黑马一样,在融资和产品研发上都有很高需求。   47.8%的黑马认为下一步应在产品研发方面重点突破。   第三大突破重点被认为是人才引进,选择这一项的比例达到39.9%。调查发现,人才引进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企业领导和管理团队的加强与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诊断咨询。可见,优秀人才的加盟和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都被创业家看重。   营收规模不同的黑马,各自情况也略有差异。营业规模5000万元以下黑马的创始人认为,融资与产品研发是未来突破的关键;而营业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则认为人才引进、产能扩展、管理流程优化是关键。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黑马也急需外部机构的帮助。74.6%的黑马希望外界帮助介绍优秀的投资公司,60.1%的黑马希望在企业领导和管理团队上得到外部帮助。   s因为对于宏观环境政策的依赖较大,新能源行业的黑马对于法律咨询及市场策略服务有远高于平均的需求。同时这一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创业者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分配使用人才也更为重视。   美国创业公司基因组报告   对众多成功创业者而言,意志是他们创业的动力来源,而非经验和金钱。   编译 / 本刊记者 田茗   创业的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是否会有一个创业公司成功的公式?现在就有4位创业者联合发布了这样一份创业公司基因组的报告——到底是什么使得硅谷的创业公司成功,什么又会降低其成功的概率呢?   4位创业者(Bjoern Herrmann、MaxMarmer、Fadi Bishara和AleksandraMarkova)总共收集了超过650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数据才得出这样一份基因组报告。他们还得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的支持,希望能够创建一套新理论,通过考察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一般门槛和发展进程来更加有效地评估这些创业公司。   以下为该基因组报告中列出的14个创业公司最有趣的趋势,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1、善于学习的创始人更能成功:那些拥有良好的导师、有效的数据监测体系和善于学习的创始人的创业公司所能拿到的投资是一般公司的7倍,其用户增长率也会快3.5倍。   2、那些Pivot(变革方向)过一到两次的创业公司能拿到的投资是从未Pivot过或者Pivot超过两次的创业公司的2.5倍,并且用户增长率也会快3.6倍,而且其贸然拓展的概率也会小52%。   3、许多投资者投给那些还未到达Problem solution fit(找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阶段的创业公司的资金一般是其真正需要的2到3倍。另外,尽管有指标显示单个创始人团队和那些没有技术性共同创始人的团队的成功可能性更低,但有许多投资者也会对他们进行过度投资。   4、投资者手把手地对创业者进行帮助几乎对创业公司的运营情况没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不过合适的导师能够大大地影响一个公司的融资能力。   5、和有2个创始人的创业团队相比,单个创始人的团队通常要花3.6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将公司带到快速发展阶段,另外他们Pivot的可能性也要比双创始人团队小2.3倍。   6、 业务型创业团队在发展销售型创业公司的成功可能性上要比发展产品型创业公司的成功可能性高6.2倍。   7、技术型创业团队发展没有网络影响的产品创业公司的成功概率要比发展有网络影响的创业公司的成功概率高3.3倍。   8、一个既拥有技术创始人又拥有业务创始人的创业团队融到的资金一般会比纯技术团队或者纯业务团队高30%,用户增长率也会快2.9倍,并且贸然拓展的可能性也会低19%。   9、对众多成功创业者而言,意志是他们创业的动力来源,而非经验和金钱。   10、 在Product market fit(你生产多少产品,消费者就买多少产品;你增加多少服务器,用户就会增加多少)阶段到来之前,创始人通常会高估IP(知识产权)的价值超过255%。   11、创业公司证明产品的市场的实际时间通常是创始人起先预计的2到3倍,另外这种创业前对市场开拓所需时间的低估也正是后来创业者贸然拓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2、还没有融到资金的创业公司通常会高估其市场价值超过100倍。   13、贸然拓展是创业公司失败的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由于快速拓展的时机并不成熟使得他们失败。   1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于B2B企业而言,如果他们的产品足够简单和便宜,员工具有购买决策权,那么B2B、B2C基本没有差别。B2C对B2B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一个有意义的领域了。

编辑:系统管理员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