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南京生物医药产业最大优势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caiji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
生物医药CRO,为国际药企设计“医药图纸”记者:生物医药CRO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能做一个通俗的介绍吗?我们的生物研究试剂服务平台、新药筛选服务平台、抗体药物研发服务平台、生物工程服务平台等四大研发平台,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贯穿了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化学CRO从化学合成分子开始,而生物CRO则从基因合成开始,提供大分子的基因、蛋白、多肽、抗体等试制产品,生物CRO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南京正举全市之力实施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等“八大计划”,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完备的服务和优越的环境。其中,“南京321计划”(即南京将用5年时间,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集聚100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将为南京建设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推介“南京321计划”时强调,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是南京的制胜法宝。海外留学人才,身处国际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高端,是人才资源的精华部分。南京将从企业初创扶持、科教特色扶持、金融财税扶持和生活配套服务等各方面,尽一切努力支持人才成功创业。   一批海外留学人才正是认准了南京的独特优势,纷纷来到南京创新创业。“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章方良,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在南京注册成立了金斯瑞生物技术服务公司。目前,在江宁科学园,金斯瑞投资9998万美元,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园区正在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是信息产业之后又一新兴产业,也是我市八大新兴产业之一,是一个需要大量人才与资本的行业。章方良带来的不仅有一批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的研发专家,每年还从全国招收数十位博士;而且,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凯鹏华盈(KPCB)为金斯瑞注入1500万美元。   生物医药CRO,为国际药企设计“医药图纸”   记者:生物医药CRO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能做一个通俗的介绍吗?   章方良:打个比方,做药的过程其实与做玩具很像。一个玩具从概念提出到设计制作有好多环节,制作玩具比较简单,工人或机器照着图纸就可以做。但玩具的设计开发,却需要专业人员去做。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好比是帮玩具厂商做开发设计。客户告诉我们一个概念,想要做什么样的“玩具”,是几岁孩子玩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玩的等等,我们就根据他们的需要,将这个玩具设计出来,然后企业根据设计图纸去生产。   现在,金斯瑞就是一家为国际制药公司设计生物医药“图纸”的公司,我们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荷兰等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客户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在基因合成、蛋白表达纯化以及抗体制备等方面的六大服务平台在国际上都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记者:CRO在制药行业甚至整个服务外包行业里是什么地位?   章方良:可以说是“未来之星”。去年,第十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颁奖典礼在南京洲际酒店举行,共有优酷、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中小企业入榜,其中就包括了我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名列第12名,成为南京唯一一家入围企业。   “未来之星”的评选指标包括竞争优势、商业创新、高管团队、财务状况、发展前景5项,在国内各渠道推荐出来的3万家中小企业中遴选,经过问卷调查、书面评审、实地调研等多个步骤评选出来,是国内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发展的风向标。在前九届评选出的189家“未来之星”中,多家公司如百度、先声药业、华谊兄弟等已成长为本土巨型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   放弃“转包”,选择回国自主创业   记者:您最初是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当科学家,为什么后来选择回国创业?   章方良:因为当时美国的CRO发展已经很成熟,而中国却刚刚起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出现了CRO,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大型的跨国集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几乎涵盖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美国在技术、信息服务,管理、经营指导,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服务都较为完备,但增长空间有限。   相比之下,我国的CRO从2000年才起步,规模很小。2004年,全球CRO市场规模是143亿美元,其中美国约为80亿美元左右,日本约为50亿美元,而我国不到5亿元,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国内的CRO服务公司规模较小,多集中于提供临床研究和化合物合成服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进行新药研发的比较少或者说基本还是空白。   记者:我了解到,您最初创办公司时,做的是转包业务,后来转向自主研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   章方良:2002年,我们公司就在美国成立。其实刚开始创业时我就是想做研发,但当时我们的起步资金很少,只有5000美元,没有钱去购进生产、研发设备,所以就从转包开始积累资金。   但转包毕竟不是真正的研发,很多打着CRO旗号的公司,其实一直做的都是转包业务,虽然这样也能“活”下去,但我的定位是生物CRO,就是要做研发外包业务。于是,我放弃了转包。   可以说,还是巨大的中国市场为我们提供了第一单生意,公司给一家技术上有困难的中国厂商做研发,前半年就赚了几十万美元,公司就这样起步了。2004年,我们在南京成立公司。   进入研发领域的金斯瑞,很快就把CRO越做越大。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领先的基因合成供应商。这方面研究非常有优势,因为做生物研究首先从基因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的方式把基因合成出来,只要给我们一个序列,而原先只能拿到天然的基因,这是很大的技术突破,把世界研究基因的方式改变了。创造新的基因、合成基因,再拿回生物体内进行试验。   目前,世界做合成基因的公司,金斯瑞已排名第二,第一名是一家德国公司。   对话“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金斯瑞公司董事长兼CEO章方良博士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徐涛   记者:金斯瑞公司已经做到全球每二大基因供应商的位置,是什么支撑着公司这么快的发展?   章方良:其实国内CRO的商业模式都是做外包业务,但我们专攻生物药的研发,这在当时来看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因为当时的CRO都在做化学药。这也算是一种创新吧,市场总是会奖励创新者。我们的生物研究试剂服务平台、新药筛选服务平台、抗体药物研发服务平台、生物工程服务平台等四大研发平台,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贯穿了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这在当时都是其他公司所不能比的。   其次,我们有一个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发平台,可以几十上百家公司的项目同时做。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在项目承接运作上,与别的公司有所不同。把基因、蛋白等分开,各自研发,最后像\"和面\"一样组合起来,就像组装一台汽车。   记者:与国内其他CRO公司相比,你们公司的业务有什么不同?   章方良:主要有两大不同。第一,我们一开始就将目光定到了更为高端的领域,做药物的研发。其实研发创新药风险很大,虽然市场需求一直很高,但国内从事研发外包服务的公司并不算太多,我们是少部分中的一家,这就将大部分企业排除在竞争范围之外。   第二,我们研发新药的领域也与国内其他公司不同。目前国内多数CRO公司都集中于化学药的领域,而我们则专注于生物药的研发。化学CRO从化学合成分子开始,而生物CRO则从基因合成开始,提供大分子的基因、蛋白、多肽、抗体等试制产品,生物CRO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那么,化学药和生物药有何区别?那就是化学药更多的是片剂,而大分子的生物药则多为针剂。   记者:对于南京发展生物科技,您有什么看法?   章方良:从2000年至今,中国的CRO行业发展了10年。目前,全球大型的CRO都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将一部分业务交给国内的分支机构完成,其中,南京是重要的目的地。如果能发挥南京的人力资源优势,再加上创新精神,很有可能像印度成为世界IT业的研发外包基地那样,成为世界医药研发外包的中心。所以我更希望我们的CRO产业能像美国“硅谷”那样,向着具有自身研发实力和创新动力的“生物谷”的方向前进。   今年,我们在江宁科学园投资建设的3万平方米实验基地,将投入使用。接下来,我们准备继续紧抓自己的核心业务,扩充自己的研发团队,将公司打造成为一站式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这也我国CRO企业当下的重点所在。同时我们将极力配合政府有关科学园区的规划,帮助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力争将园区建成为以生物科技为核心的生物医药谷,形成长久发展的合力。   人才优势助力南京打造一流“生物医药谷”   研发人员在进行实验。 本报实习生 李天泽 本报记者 王成兵摄   【人物小传】   记者:回国创业时,南京有哪些特质吸引了你,让你选择把企业总部设在南京?   章方良:其实最初是考虑过北京和上海的,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南京。相比之下,南京在人才、交通、区位、政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发展空间更大。尤其是南京的高校密集,对我们这种人才密集型企业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   而且,我对南京也有着割舍不下的“故乡情”。1984年,我来到南京,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这三年,南京城给我留下的印象,让我对南京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南京是一个很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城市。这里的人也很亲切,他们总是欢迎你的到来。哪怕是南京方言,你也不必担心自己听不懂。因此,南京总是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在这里既是创业也是生活。   现在,我们把新的研发基地放在了江宁科学园,也是看中了人才环境。科学园紧邻江宁大学城,集聚了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医学高校,我们招聘人才很方便。利用南京的地域优势,配合江宁大学城的人才优势,我有信心把金斯瑞打造成一个世界顶尖级的生物科技公司。   现在,我们的实验室在南京,在上海张江药谷设立了负责销售的办公室。在上海的销售人员可以和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保持密切接触,而南京则可以保障金斯瑞的人才优势。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金斯瑞的人才战略?   章方良:我们平均每年会在国内招收200多个高校毕业生,从国外引进40多个博士。公司70%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0%是海归博士。   我们与国内各个设立生物医学专业的学校都建立了联系,比如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我们接受这些学校的实习生,让他们参与我们的研发工作,给他们做培训,表现好的就直接签约留下。国内的学生普遍都很聪明、知识扎实,但由于实践机会少,我们这边很多仪器他们都没见过,经过实习,往往能很快成长为我们需要的人才。对招聘进来的员工,我们还有一套完备的培训体系,每年都会请国外专家过来培训。   我们非常注重自身研发队伍的建设,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能力养得起一个研发团队的。2009年,我们拿到了凯鹏华盈(KPCB)1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基本上都用在了引进高级人才、完善实验室建设和添置新设备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未来生命科技浪潮中,能在高端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选择南京,是看中这里的人才优势   章方良博士是金斯瑞公司的董事长和CEO。1987年,他获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到2002年,章方良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任科学家,在肿瘤、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药物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他领导的团队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药物氯吡格雷鉴别出了未知药物靶点,并获得了公司授予的“总裁奖”。   2002年,章方良离开先灵葆雅公司,在美国新泽西成立金斯瑞公司,2004年在南京注册成立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国际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   【项目简介】   生物医药CRO就是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一种新药的研发,要经过分子层面、细胞层面、动物层面和人体层面的研究试验,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研发周期很长、过程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些医药企业如果自己去做,一方面人力、财力方面必然投入很大,成本很高,不合算;另一方面,为了研制某一种药所配备的实验器材场地,也许并不适用另一种新药的研发,结果又要为另一种药购进新的材料,浪费很大。   近年来,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持续放缓,研发费用却一路攀升。2007年,美国制药业的研发费用已经达到43亿美元,与1983年相比增加了11亿美元,但新药产出的数量却没变。目前,美国一个新药的研发成本已高达12亿美元,时间延长到了15年左右。   与此相反,专业的生物医药CRO由于长年专注医药的研发,在这方面积累远多于生物医药企业的行业经验,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将医药研发这一块业务外包给一些专业的研发公司去做,逐渐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研发外包市场。   目前,CRO公司已经承担了全球将近1/3的新药开发组织工作,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发展前景很好。   (本报通讯员 刘尹武 李强 本报见习记者 孙红雨对此深度报道亦有贡献)

编辑:系统管理员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