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尽管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困难,但光伏产业发展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产业规模与投资都在不断增长。同时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光伏业称为纲领性文件,被认为是前一阶段国务院出台的有关光
2012年,尽管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困难,但光伏产业发展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产业规模与投资都在不断增长。同时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光伏业称为纲领性文件,被认为是前一阶段国务院出台的有关光伏产业政策文件的集大成者。
根据统计,全国地面电站规划项目已达31GW,其中五大发电集团、其他央企能源公司拟开发项目累计10GW,组件厂商(含与央企合作开发)达12GW,其他为地方能源公司约6GW、大型央企2GW、小厂1GW。整个西部电站市场为五大、央企新能源主导,组件厂商通过与其合作联合开发,预计未来转让有保证。2013年估计4~5GW安装量,整个地面电站保持稳定。而0.85~1元/kWh的电价政策,可能在未来2年维持,预计未来地面电站整体稳定增长。
当前,在光伏产业短暂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规律始终不变:近期的变化总是被人放大,远期的变化总是被人忽视。
2012年,尽管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困难,但光伏产业发展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产业规模与投资都在不断增长。全国新增装机量约为4.5GW,同比增长66%,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就业人数接近50万人。
组件价格从13元/瓦,跌倒了现在的4元/瓦,下跌的速度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测。现在,有不少人说,可以抄底了。这样的论调一年半以来已经出现过多次了。以多晶硅为例,2011年8月,降到36万的时候,有人就开始抄底;2011年10月,降到29万的时候,又有人喊着抄底;2012年3月,多晶硅价格跌到了18万的时候,有人说,这下真的到底了,买吧;2012年9月,价格跌到15万的时候,有人说,现在有钱赶紧买多晶硅放起来;2012年底,叫卖的价格到了12万元。
事实上,作为未来光伏产业“希望的田野”的国内市场,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凸显政府为提振行业信心的苦心。这从光伏“十二五”装机目标的数次上调便可看出。据了解,在2011年国家能源局编制的《可再生能源规划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光伏“十二五”装机目标定为1000万千瓦。随后不到1年时间里,这一目标数字就两次被提高到15GW和21GW。此番35GW数字的提出,在此前基础上提高14GW,而在最初10GW的基础上更是提高2.5倍。以目前光伏电站综合造价1万元/千瓦核算,这一增幅将新增约2500亿元的光伏发电市场。如果后续电价补贴及税费优惠政策出台并落实,市场有望加速释放。
7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光伏业称为纲领性文件,被认为是前一阶段国务院出台的有关光伏产业政策文件的集大成者。新政提出了2015年力争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并明确加大产业财税政策支持,严格抑制光伏产能的盲目扩张。
在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产品成本也保持着持续下降。我国光伏行业在核心技术环节不断获得突破,生产工艺持续优化,规模化生产稳定性也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已掌握全套晶硅电池关键工艺技术,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产业化转化效率已分别达到17.5%和16.5%。主要光伏企业的高效电池效率已均达到19%以上,量产效率也超过18%,准单晶技术风生水起,量产效率17%以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电池组件企业成本不断下降,至2012年底,部分企业生产成本将降至0.6美元/瓦。多晶硅生产已掌握改良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部分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已达到近19美元/千克的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近两年来,国务院首次以光伏为命题出台的正式文件。文件提高了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即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这无异于为国内光伏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