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代表21世纪交通发展的主体趋势,它的诞生与建设是为解决因为城市机动车增多随之产生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发生率变高等交通问题,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智能交通的投资力度将加大。 城市拥堵问题是当前我国交通建设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的一味修
智能交通代表21世纪交通发展的主体趋势,它的诞生与建设是为解决因为城市机动车增多随之产生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发生率变高等交通问题,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智能交通的投资力度将加大。
城市拥堵问题是当前我国交通建设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的一味修路已不能很好的缓解这一问题,换句话说单纯的修路已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式。亟需更多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并解决这一难题。
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步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智能交通这一综合性理念随之产生。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2012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智能交通设备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多个系统,多个系统协同合作共同实现建交通智能化,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智能交通中现行运用最多的是:通过综合手段对车辆运输指挥,疏导道路的交通和顺序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车辆出行动向和行为的交通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卡口系统、对道路和车辆的情况、相关微观数据进行检测和采集的交通调查、对车辆疏导的联网控制和调度,对违章行为记录查处的电子警察、监控公交车辆的具体方位和保障公交车辆安全的公交监控、对道路和区域拥堵状况进行探视、分析和判断的视频监控、对道路综合情况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系统、发布给相关人员知晓情况,方便决策的交通信息发布平台,以及保障公交车辆的优先和畅通的BRT系统解决方案等等。
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
同时,我国部份城市或地区开始出台智能交通建设的具体规划,并付诸实行。“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水平。与此同时,兰州将筹资7亿余元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欲借助互联网实现道路智能化;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番禺投资4000万元、郑州投资8000万元、禅城计划投入1亿元人民币用于智能交通建设;深圳也将在三年内建成六大智能交通系统。政府层面的监管要求是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预计2011—2013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继续快速增长,2013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未来,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也必然会向纵深阶段发展,北京、上海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城市已经开始布局车路协作系统和出行服务。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