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情况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逐渐增多,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也迎来全面提升的市场机遇,我国政府也同期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机器人专项将始终围绕国家安全、民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逐渐增多,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也迎来全面提升的市场机遇,我国政府也同期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机器人专项将始终围绕国家安全、民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制约我国服务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推出更具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产品,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模式,努力打造若干龙头企业,把服务机器人产业培育成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2年4月,科技部发布《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同时,针对机器人领域发布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任务。
  

 
  同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以国科发计〔2012〕194号印发《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该《规划》分形势与需求、发展思路与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5部分。
  
  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战略性的发展契机。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增长30%,累计安装量已达5万台。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较2009年增长了1.71倍,当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52290台;2011年销售量约22600台,同比增长51%。增速继续保持世界之最。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新装机器人139300台,较2010年提高18%。该协会预计,2014年我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大国和工业大国,但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随着国家经济结构逐步开始战略转型,随着人力成本上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在各种场合代替人类劳动。工业、交通、能源等多领域都越来越依赖于智能自动化技术。目前,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化工、机械、金属加工等领域,其中,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占据应用的半壁江山。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