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云计算一样,是信息化网络时代快速发展过程当中的衍生产物,同时,也借助了信息网络的良好发展趋势,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 虽然大数据目前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手中握有数据的公司站在金矿上,基于数据交易
大数据和云计算一样,是信息化网络时代快速发展过程当中的衍生产物,同时,也借助了信息网络的良好发展趋势,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
虽然大数据目前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手中握有数据的公司站在金矿上,基于数据交易即可产生很好的效益;其次,基于数据挖掘会有很多商业模式诞生,定位角度不同,或侧重数据分析。比如帮企业做内部数据挖掘,或侧重优化,帮企业更精准找到用户,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销售率,增加利润。
未来,数据可能成为最大的交易商品。但数据量大并不能算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非标准化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大数据的价值是通过数据共享、交叉复用后获取最大的数据价值。在他看来,未来大数据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数据的交叉复用将大数据变成一大产业。据统计,目前大数据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在51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数据预计会上涨到530亿美元。[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对既往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同时抓住了信息技术服务于人、数据蕴藏价值的本质。大数据之“大”,不仅仅在于其容量之大虽然数据容量的爆炸的确给数据的采集、存储、维护、共享带来了具有研究意义的现象和挑战,但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处理、分析并使用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处理、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学和大发展,逐渐走向创新社会化的新信息时代。
因循数据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数据产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发布、展示和应用产生新数据”等阶段。中国已经形成了大数据的“生产与集聚层组织与管理层分析与发现层应用与服务层”的产业链,而IT基础设施为这各环节提供基础支撑。
据统计,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2013年还将持续发酵,未来三年内有望突破40亿元,2016年有望达到百亿规模。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