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衍生产物,随着网络发展的普及覆盖范围的扩大,与之相应的,其信息数据交换量越来越大,使人们开始重视大数据的发展。 2012年12月4日,IBM在北京发布针对大数据处理的专家集成系统--PureData.这是IB
大数据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衍生产物,随着网络发展的普及覆盖范围的扩大,与之相应的,其信息数据交换量越来越大,使人们开始重视大数据的发展。
2012年12月4日,IBM在北京发布针对大数据处理的专家集成系统--PureData.这是IBM部署专家集成系统整体战略至关重要的一步,更是其大数据整体战略升级的重要里程碑。这不是IT企业发布进入大数据领域的最新消息。去年12月12日,国内厂商浪潮在北京也宣布推出"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云数据中心技术理念。这是浪潮自去年11月推出云海大数据一体机后,再一次向外界表明它对这一领域的信心。
据了解,2010年全球大数据以及相关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市场,已达到30亿美元,2015年整个市场将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每年超过50%,大数据成为全球IT产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国内有关机构初步预算,作为全球大数据产业的重要组成,未来中国大数据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近2万亿元。中国未来将是全球最大的大数据市场。
未来,数据可能成为最大的交易商品。但数据量大并不能算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非标准化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大数据的价值是通过数据共享、交叉复用后获取最大的数据价值。在他看来,未来大数据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数据的交叉复用将大数据变成一大产业。据统计,目前大数据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在51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数据预计会上涨到530亿美元。
此外,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此外,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大数据”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尚未直接以专有名词被我国政府提出来给予政策支持。不过,在12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上,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这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外3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