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产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呈现出高端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外包双轮驱动,优势产业集群加速聚集,软件新城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活力加强迸发的良好态势。
捷报频传,2013年12月31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名单,西安软件园凭借近年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成为陕西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产业园区。
2014年1月11日,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2014年会暨智慧软件园区建设工作会在西安高新区召开。会上公布了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名单,西安软件园等10家软件园区从全国200多个软件园区和基地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智慧园区的试点。
长安煮酒论“智慧”
智慧园区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知、传递、整合和分析人、物、企业、园区管理功能系统之间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园区管理、企业生产、节能环保、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商贸流通等多种园区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构建园区发展智慧化,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园区发展形态。在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2014年会暨智慧软件园区建设工作会上,针对智慧园区的建设,诸多嘉宾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表示,当前已经进入到“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发展”的时代,建设智慧园区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他指出,要进一步结合区域优势推进特色化发展,加强公共平台建设深化服务,集中优势力量培育龙头企业,发挥联盟作用加强软件园区交流。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也谈到,软件产业创新无限,智慧园区竞争正在进行中,各园区要做好规划和协调,以信息化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
“智”造软件新城
数据显示,目前,软件园企业达到1380家,从业人员13.1万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23家。软件新城一期形象已经形成,IBM、微软、腾飞、元征、长城、锐嘉科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启动软件园区智慧化建设势在必行。同时,西安市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都将成为西安高新区智慧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根据西安高新区“智慧高新”的顶层设计,西安软件园(软件新城)和西安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将作为示范点率先开展智慧化建设。今年,高新区将着力打造移动办公、园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三大网络平台;整合社区服务和企业服务平台,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用户与通信骨干网相连的城域网改造;实施园区物联网示范工程,推动园区服务的智能化。
结语:
西安软件园将以“智慧高新”顶层设计为基础,以“智慧化、生态化、国际化”为目标,通过把握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的契机,与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坚持网络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打造西安智慧软件园区,成为“智慧高新”的示范区。
在此过程中,软件园坚持开放合作的原则,调动园区企业的积极性,让园区企业参与“智慧软件园区”的建设,尤其是在智慧化应用方面,给园区企业创造更多商业机会,真正构建政府、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