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保国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西安市 | 现 居 地: | |
毕业院校: | 西北大学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 | |
邮 箱: | baoguoli@nwu.edu.cn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硕士 |
【人物简介】
李保国,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78-1982年就读陕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1985年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 兼任陕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国际IUCN/SSC 灵长类专家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兽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灵长类行为生态。
【研究成果】
2010 秦岭川金丝猴稳定机制的研究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名) 2010 秦岭川金丝猴稳定机制的研究 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名) 2005 “校企联合搭建教学科研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 西北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2003 西北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2001 西北大学优秀教师,“505”奖励基金三等奖 2000 西北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1999 川金丝猴血象和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研究 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第四名) 1999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 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1998 华山地区自然资源的研究 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1995 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 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第一名) 1994 朱鹭在陕西地理分布的变迁 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第一名) 1993 金丝猴的研究 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名) 1993 华山地区自然资源(地质,动物,植物)的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鉴定(第一名) 1992 金丝猴的研究 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名)
【科研项目】
川金丝猴社会体系稳定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31130061) (2012-2016年) (主持)300万元 秦岭川金丝猴互惠利他行为的研究及对生物市场理论的验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970444)(2010-2012年)(主持)35万元 雌性川金丝猴繁殖偏斜与性行为策略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770375) (2008-2010年) (主持)33万 秦岭川金丝猴孤立种群近交现象和近亲交配避免策略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570312) (2006-2008年) (主持)30万元 秦岭川金丝猴群的社会组织和结构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30370202) (2004-2006年)(主持)23万元 秦岭川金丝猴对栖息地破碎化的适应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39970116) (2000-2002年)(主持)11万 秦岭金丝猴栖息地上废弃公路的植被恢复项目 日本COSMO石油环保卡基金(2005-2012年) (主持)2500万日 秦岭金丝猴的生态和行为的研究 美国San Diego动物学会资助 (2001-2005年)(主持)50万元 秦岭金丝猴的保育研究(1) 日本国Nippon Life Insurance 基金资助 (1999-2000年)(中日合作,中方主持)320万日元 秦岭金丝猴的保育研究(2) 日本国Daiko基金资助(2001-2003年)(中日合作,中方主持)450万日元 秦岭川金丝猴分布,栖息地和保护战略 日本国Pro-Natura基金资助(主持)(1996-1997年) 130万日元 秦岭川金丝猴栖息地变化和保护战略 美国Primate Conservation Inc.资助 (1998-2000年)(主持)3000美元 陕西省野生动物资源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2010FWPT-01) (主持)(2010-2012)180万 秦岭生态环境监测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科研项目(主持)(2009-2010)100万 陕西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 陕西省环境保护局科研项目(主持)(2008年)20万元 秦岭金丝猴非亲缘个体互利性行为的研究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20106101110005)(主持)(2011-2013)6万 秦岭川金丝猴群的社会组织和结构的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2004-2006年) (204186)(主持)12万元
【论文著作】
王晓位,齐晓光,郭松涛,李银华,杨斌,任佚,李保国* 2011秦岭川金丝猴1至2岁个体的社会玩耍行为。兽类学报,31:141-147。 郭松涛,纪维红,常鸿莉,David Raubenheimer, 李保国* 2011 灵长类营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人类学学报, 30:405-414.(*通信作者) 赵海涛, 张剑, 朱紫瑞, 李保国*,王晓位 2011 非人灵长类雌性等级的研究方法。人类学学报,30:415-424。(*通信作者) 黎大勇,任宝平,和鑫明,胡刚,李保国*,李明* 201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食性。兽类学报,31:338-346。 齐晓光,王铭,张鹏,王晓位,渡边邦夫,李保国* 2010 秦岭川金丝猴个体间团抱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兽类学报,30:365-376.(*通信作者) 齐晓光,张鹏,李保国*,Kunio Watanabe 2010 非人灵长类重层社会中一雄多雌体系的分化。兽类学报,30:322-338。(*通信作者) , 高翔, 郭松涛, 齐晓光,胡永乐,李保国* 2010. 秦岭川金丝猴雌性携抱偏好与婴儿吸乳偏好. 兽类学报,30: 133 -138. (*通信作者) 王铭,赵大鹏,张剑,李保国* 2009 非人灵长类动物睡眠地点的选择与利用。人类学学报,, 28(4):383-390。(*通信作者) 黎大勇,任宝平,Cyril C.Grueter,周岐海,彭正松,魏辅文,李保国* 2009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兽类学报,29(4):389-395。 王程亮,齐晓光,郗文忠,朱紫瑞,邢连喜,李保国* 2008 非人灵长类个体的迁移与扩散。人类学学报,27(3):256-263。(*通信作者) 高翔,赵大鹏, 李保国* 2008 非人灵长类动物雌性携抱婴儿与婴儿吸乳偏好的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 43: 158-164.(*通信作者) 王晓卫,李保国*,马军正,吴晓民,肖红,杨君英,刘宜平 2007秦岭玉皇庙川金丝猴群2-3岁个体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动物学报,53(6):939-946。(*通信作者) 王晓卫,李保国*,吴晓民,何鹏举,胡永乐 2007 依据取食优势判断秦岭川金丝猴群OMU的等级地位。兽类学报,27(4):344-349。(*通信作者) 高云芳,王慧平,李保国 2007 秦岭野生雌性川金丝猴粪便睾酮水平与邀配频次的季节性变化。动物学报,52(5):783-790。 齐晓光,李保国*,李银华 2006 秦岭川金丝猴的母系投入与生殖性别偏倚。动物学报,52(1):1-10。(*通信作者) 李保国,李宏群,赵大鹏,张育辉,齐晓光 2006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投食群等级关系的研究。兽类学报,26(1):18-25。 吕九全,李保国* 2006 秦岭川金丝猴昼夜活动时间分配。兽类学报,26(1):26-32。(*通信作者) 胡松梅,李保国 2006 中国宝鸡关桃圆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金丝猴头骨及其意义。兽类学报,26(4):417-420。 李银华,李保国*,Chia L.Tan 2005秦岭川金丝猴一周岁内个体的行为发育。动物学报,51(6):953-960。(*通信作者) 赵大鹏,李保国* 2005 川金丝猴射精标准的量化辅助。兽类学报,25(3):293-296。(*通信作者) 王慧平,高云芳,张新利,李保国 2005 川金丝猴粪尿中类固醇激素抽提方法比较。兽类学报,25(3):296-301。 余晓玉,吕九全,李保国 2005 非人灵长类冲突后行为的研究进展。人类学学报,24(3):249-257。(*通信作者) 高云芳、高更更、白绪祥、张新利、陈超、李保国 2005 雌性川金丝猴尿液中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西北大学学报,35(5):592-596。 李银华,李保国* 2004 灵长类相互理毛的影响因素、功能及其利益分析。人类学学报,23:334-342。(*通信作者) 齐晓光,李保国*,谈家伦,高云芳 2004 秦岭川金丝猴群在非移动时的空间结构。动物学报,50:697-705。(*通信作者) 李宏群,张育辉,李保国* 2004 非人灵长类和解行为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动物学杂志,39(3)109-114。(*通信作者) 李宏群,张育辉,李保国* 2004 非人灵长类社会等级现象的研究进展。兽类学报,24(1)53-60。(*通信作者) 高云芳,王慧平,李保国 2004 秦岭山中的川金丝猴。生物学通报,39(10):10-11. 李保国,齐晓光,卢竹艳 2004 大自然的瑰宝—秦岭金丝猴。野生动物,25(1):35-37。 张鹏,李保国*,和田一雄,谈家伦,渡边邦夫 2003 秦岭川金丝猴的一个群的社会结构。动物学报,49:727-735。(*通信作者) 高云芳,陈超,李保国*,张新利,卢新明,高更更,白绪祥,贾康社 2003 川金丝猴尿液中睾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动物学报,49:393-398。(*通信作者) 郭松涛,余玉群,李保国*,顾正勤,吐逊江,王新军 2003 天山盘羊秋季集群习性和日活动节律初步观察。兽类学报,23:27-30。(*通信作者) 李保国,张鹏,渡边邦夫,谈家伦 2002 川金丝猴的相互理毛行为是否具有卫生功能。动物学报,48:707-715。 李保国, 张鹏 2002 中国秦岭山脉金丝猴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目标。中国灵长类研究通讯,10(1):8-12。 李艳秋,邰发道,李保国,王廷正 2002 亲缘关系对棕色田鼠动情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32(2):207-210。 李艳秋, 李保国, 孙文基 2001 龙胆苦甙的抗炎作用。西北大学学报,31:212-215。 李艳秋,赵德化,潘伯荣,李保国, 孙文基,田琼,贾敏 2001 龙胆苦甙抗鼠肝损伤的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2:1645-1649。 任青峰,韩淑芬,钱金财,李保国 2001 宁夏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的现状、利用与保护。 西北大学学报,31(2):143-145。 李保国,任保平,高云芳,张树义,梁冰 2000森林采伐导致秦岭川金丝猴夏季活动范围变化。动物学报,46(4):464-466。 任保平,李保国,张树义,李明,梁冰 2000 秦岭金丝猴下地活动的初步调查。兽类学报,20(1):79-80。 张树义,任保平,李保国,梁冰, 王立新 1999川金丝猴群移动时的成员空间分布模式。科学通报,44(8):825-828。 高云芳,蒙世杰,刘诗峰,李保国,魏武科,何鹏举,许振武,扬得夏 1998 川金丝猴血象和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研究。动物学报,44(2):190-194。 李保国,何鹏举,王景堂,郭斌,魏武科,胡永乐,司开闯,刘宜平 1997 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区系分析。西北大学学报,27(3):235-238,252。 李保国,刘建利 1996 川金丝猴体毛微元素的分析。兽类学报,16(3):188-193。 李保国,李智军,熊成培 1996 陕西猕猴的栖息地和食物组成。西北大学学报,26(1):87-92。 贾志云,李保国 1996 动物雌性个体的多次交配与适合度。西北大学学报,26:1048-1051。 贾志云,李保国 1996 动物避免近亲交配的机制。西北大学学报,26:966-969。 李保国,杨兴中,李继康 1996 华山地区脊椎动物资源特征,Ⅰ 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跨世纪科学文集(姚远,张惠民,廉振民主编)。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pp: 332-336。 杨兴中,李保国, 李继康 1996 华山地区脊椎动物资源特征,Ⅲ 鸟类群落的组成与分布特征。西北大学学报,26:1041-1047。 李保国,闵芝兰,杨兴中 1995 化龙山兽类资源特征。西北大学学报,25:751-754。杨兴中,李保国, 李继康 1995 华山地区脊椎动物资源特征,Ⅱ 鸟类和兽类名录及其资源特征。西北大学学报,25:743-750。 徐象平,李保国 1995 试论历史时期陕西几种珍稀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西北大学学报,25:736-742。 李保国,刘安宏 1994 灵长类家域的研究。生态学杂志,13(2):61-65。 李保国,扬兴中,王开峰,张小工 1992 朱鹭在陕西地理分布的变迁。生态学杂志,11(5):50-55。 李保国,陈服官 1992 鼢鼠属凸颅亚属的分类整理。西北大学学报,22(3):339-344。 陈服官,杨兴中,刘诗峰,李保国 1992 陕西秦岭西段3 种雉鸡种群密度变化的研。西北大学学报,22(1):71-77。李保国,沈文君,陈服官 1989 金丝猴名称考释。金丝猴研究进展(陈服官,李保国 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西安,30-32。 李保国,陈服官 1989 鼢鼠属凸颅亚属(Eospalax)的分类研究及一新亚种。动物学报,35(1):89-95。 李保国,陈服官,纪维红,肖红 1989 中华鼢鼠和罗氏鼢鼠阴顶茎骨的比较。西北大学学报,19(1):73-76。 李保国,陈服官 1987 几种鼢鼠染色体和血清LDH同工酶电泳的比较研究。兽类学报,7(4): 275-282。 李保国,陈服官 1986 鼢鼠属Eospalax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物种形成和起源中心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6(3):59-65。 李保国,黄洪富 1984 陕西蛇类新记录。西北大学学报,1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