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英东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副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西安市 | 现 居 地: | |
毕业院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专 业: | 经济学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 | |
邮 箱: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博士 |
【人物简介】
教育经历: 1994年7月毕业于延安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7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8年8月至1999年8月在西安交大金禾经济研究中心进修由台湾上海商业银行与金禾中心合办的高级经济学课程 2006年6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至陕西财经学院从教,助教; 2000年4月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任讲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经济转型、制度与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城市与区域发展。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10XJY0014),农民工进城的体制与政策研究—“半城市化”现象与地方政府行为,主持人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项目(2009Z027),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行为与农民工就业制度研究,主持人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08AZX008),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制与对策,主要参与人 国家林业总局课题,中国林业产权改革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参与人 2007年度西安交大精品课,宏观经济学,主要参与人
【论文著作】
学术论文 城市化模式转变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4期 基于农民工需求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扩大内需,《农村经济》,2011年第3期 重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结构的路径与对策 ,《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9期 国家、市场、产权关系的重新构造与经济增长,《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史》(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业产业化途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8年第3期 首都城市问题的本质与解决路径,《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现有城市化模式对就业的阻滞及应对策略研究,《理论导刊》,2008年第8期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初始条件的建构及其意义,《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产权内涵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基本问题讨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模式与制度创新,《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结构的逆序演进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当代财经》,2006年第10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理论经济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农民增收的制度、资源禀赋与宏观经济环境约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首位性城市与西部经济发展——以西安为例,《预测》,2006年第3期 比较优势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进城农民工的困境与城市政府政策选择,《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3期 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与低就业增长的悖论及其治理机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 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进城农民工的类型差异与政府政策实施,《改革》,2005年第11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制度、资源禀赋与农民增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教材 《微观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本人撰写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本人撰写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