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聂强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副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咸阳市 | 现 居 地: | |
毕业院校: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74-03-16 | 工作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邮 箱: | nieqiang2007@163.com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硕士 |
【人物简介】
聂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保险教研室主任。 1.受教育经历: 学习时间段 学校名称 所学专业 学历/学位 2000.09-2003.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金融学 研究生/经济学硕士 2003.09-2007.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生/管理学博士 2.工作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2003.07-2005.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助教 2005.06-2010.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讲师 2011.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2008.9-2011.12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合作指导导师杜晓山教授。
【研究方向】
环境经济学;农村金融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1]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贫困地区小额信贷的目标偏移问题研究”,资助编号:11XJY029。项目主持人:聂强。时间:2011.07-2013.12。 [2]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农村小额信贷的偿还机制及其对信贷产品创新和机构覆盖率的影响”,资助编号:20100470449。项目主持人:聂强。时间:2010.09-2011.09。 [3]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西部生态工程财政资金配置机制研究”,项目批号:QN2009098。项目主持人:聂强。时间:2010.01-2012.12。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基金项目“生态财政补贴制度研究”。项目主持人:聂强。时间:2008.01-2009.12。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保险学原理》双语教学”。项目主持人:聂强。时间:2007.01~2007.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碳汇效益内部化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研究”,项目批号:71173175/G030501。第三参与人。时间:2012.01-2015.1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生产、农户选择与后退耕时代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批号71073127。第二参与人。时间:2011.01-2013.12。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二元非均衡经济社会结构与转型期农民增收困境”,项目批号:09XJL004。第四参与人。时间:2009.01-2011.12。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信任视角的弱势农户正规融资风险控制研究”,项目批号:70873096。第四参与人。时间:2009. 01-2012.12。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户网络组织(PNO)机制及其信用演化机理研究”,项目批号:70973097。第四参与人。2010.01-2012.12。 [11] 西安市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北矿区生态补偿中的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9JK176。第二参与人。时间:2009.09-2011.9。
【论文著作】
出版著作情况 [1] 聂强.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罗剑朝主编. 中央银行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56-381. [2] 聂强. 财产保险. 谢家智主编. 保险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41-176. [3] 聂强.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谢家智主编. 保险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38-359. 发表论文情况 [1]聂强,张颖慧. 论逆向选择下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财会月刊,2011(24):35-37. [2]聂强,杜晓山. 小额信贷中团体贷款理论研究述评. 现代经济探讨,2011(9):32-36. [3]张颖慧,聂强. 小额信贷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启示. 经济问题探讨,2011(9):118-123. [4]Qiang Nie and Yinghui Zhang. Models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Ecological Forest. ICMSIC2011. [5]杜晓山,聂强. 小额信贷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合作. 农村金融研究,2011(6):10-15. [6]聂强,张颖慧.《保险学原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今日财富,2011(6):23-27. [7]杜晓山,聂强,滕超. 印度小额贷款危机及其启示. 金融发展评论,2011(1):90-97. [8]杜晓山,聂强. 小额贷款公司与监管的博弈分析. 现代经济探讨,2010(9):44-48. [9]聂强. 团体贷款机制理论研究进展. 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5月。 [10]杜晓山,聂强,张军.江苏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农村金融研究,2010(5):31-39. [11]聂强. 小额信贷的偿还机制:一个理论述评. 中国农村观察,2010(1): 61-75. [12]张颖慧,聂强. 环境监管中的博弈分析. 生态经济,2010(2):128-130. [13] 聂强. 小额信贷机制理论综述. 第六届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金融系统工程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南京:南京大学,2009:106–118. 2009年10月9日–10月10日. [14]聂强. 退耕还林结构的演化博弈分析. 商业研究,2008(5):183-186. [15]聂强. 退耕还林的目标体系与合作生产过程. 生态经济,2008(5): 402-406. [16] 聂强. 退耕还林中期阶段的努力分配与补贴方式选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35. [17]聂强. 退耕还林中的目标传递与政府行为选择.商业研究,2007(10):112-116. [18]聂强. 退耕还林中的监督机制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8):57-59. [19]聂强. 不对称信息下的地方干预与超限额采伐.安徽农业科学,2007(33):10859-10860. [20]聂强. 论建立生态财政学的构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5-50,119. [21]聂强. 退耕还林后期阶段的合作生产博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9-84.(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10期第119-123页) [22]聂强. 退耕还林前期阶段的合作生产博弈. 商业研究,2006(20):30-34. [23] 张颖慧,聂强,罗剑朝.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研究:洛川案例. 科技导报,2005(12): 61-65. [24]尚娟,聂强,罗剑朝.创新与规范: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方案设计––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试验情况调查报告.黄祖辉,杨列勋,陈随军主编.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5]聂强、张颖慧、罗剑朝. 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农地金融切入点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43-48. [26]聂强、张颖慧、罗剑朝.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方案设计.科技导报,2003(3):56–57,24.(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9期) [27]罗剑朝、聂强、张颖慧. 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3(3):43–51. [28]聂强、张颖慧、罗剑朝.资源整合与体制创新:国家农业园区发展战略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3(2):27–30. [29]谭亚荣、聂强.层级结构与系统深化:过渡时期农村金融改革构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31. [30]罗剑朝、聂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2(7):8–11. [31]聂强、张颖慧、罗剑朝.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技术约束下的农地金融问题––贵州省湄潭县土地金融公司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 秦富、王秀清、辛贤主编.WTO与中国农业和农 村发展––2002年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P. 388–393. [32]聂强、吴应华、罗剑朝.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效果分析.陕西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版),200l(10):23–26. [33]吴应华、聂强、罗剑朝.“九五”期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