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德
姜志德
性      别: 职      称: 教授
籍      贯: 陕西省 咸阳市 现 居 地:
毕业院校: 西北农业大学 专      业: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64年8月 工作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邮       箱: zhidej@sina.com 联系电话:
学       历: 本科

【人物简介】

   姜志德,男,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经济系系主任。1988年7月获农学学士学位。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林业局担任助理工程师。1990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技术经济专业攻读研究生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8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从1996年9月起在职攻读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并于2000年7月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区域发展规划与经济评价 农业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

【研究成果】

  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 校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12   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国家级 九三学社中央 2011.8   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省级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 2002、2005、2010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情况   (1)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户低碳生产模式与政策研究(主持).中国CDM基金赠款项目,2012.12-2014.6   (2)退耕还林工程政策预测问卷调查(主持).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委托课题,2012.12-2014.1   (3)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与模式研究(主持).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委托课题,2012.8-2012.12   (4)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01-2015.12   (5)联合生产、农户选择与后退耕时代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01-2013.12   (6)冀北山区生态输水小流域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负责子课题).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0.01-2012.12   (7)关中地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模式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8.10-2009.9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01-2010.12   (9)黄土丘陵区退耕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及其模式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1-2010.12   (10)陕西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参加).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中心委托课题.2007.8-2008.8   (11)中国林权体系及林权流转过程中的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参加).国家林业局软科学专项,2003.12-2004.12   (12)关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参加).九三学社中央招标课题,2003.6-2003.12   (13)开放条件下西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主持).校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003.1-2005.12   (14)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研究(主持).校青年基金一般项目,1999.1-2000.12

【论文著作】

  出版著作情况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与模式研究》(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2   《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化研究报告》(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2   《生态经济学》(主编).农业出版社,2008.1   《中国西部农村发展战略研究》(参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6   《中国绿色经济研究》(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3   《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独著).农业出版社,2004.12   《宏观经济学》(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   《微观经济学》(副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0   《区域经济规划》(副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8   《西方经济学》(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12   发表论文情况   (1)水源区水土保持措施功能调整初探——以京津水源地冀北山区为例(通讯作者).中国水土保持,2012,358,(1):11-13,44   (2)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评估模型及应用(通讯作者).生态学报,2012,32( 8):2561-2570.   (3)退耕还林:公共生态产品的私人提供(通讯作者).林业经济问题,2012,32,(1):36-41.   (4)水源区生态输水治理补偿标准研究——以东北沟流域为例(通讯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11,(3):99-104   (5)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初探(通讯作者).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723-727   (6)农户经营性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洛南县核桃种植为例(通讯作者).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6):26-31   (7)劳动负效用视角下的退耕农户决策行为分析(通讯作者).林业经济问题,2011,31,(6):515-519,536   (8)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实施绩效差异研究(通讯作者).公共管理学报,2010,7,(3):21-30   (9)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通讯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10,(4):27-31   (10)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研究----基于白水县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讯作者).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351-355   (11)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耦合发展模式及耦合效应研究(通讯作者).水土保持研究,2010,17,(2):70-74   (12)国家级生态村建设标准的适用性研究(通讯作者).调研世界,2010,(11):22-25   (13)县级核桃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及其应用(通讯作者).林业经济问题,2010,30,(5):447-451   (14)吴起县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第一作者).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29-32   (15)吴起县不同退耕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分析(通讯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1):98-102   (16)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分析(通讯作者).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212-215   (17)米脂县农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分析(通讯作者).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187-191   (18)西北地区农业结构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分析(通讯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29   (19)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村建设的模式与评价标准探讨(通讯作者).绿色中国,2007(3):68-69   (20)论当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53-57   (21)关于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观察与思考(第一作者).农业经济,2005(11):9-10   (22)关于小康生态村建设问题的思考(第一作者).乡镇经济,2005(7):16-18   (23)从环境的生态经济功能看环境产业的发展(第一作者).生态经济,2004(11):71-72、75   (24)中国土地利用的地域化配置及布局策略(第一作者).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1):7-10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方向:
1、岩石力学与工程 2、冻土力学与工程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国土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济、农业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方向。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济;土地资源管理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