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卢黎歌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西安市 | 现 居 地: | 湖北省 |
毕业院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专 业: | 机械类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53年 | 工作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邮 箱: | llg9910@mail.xjtu.edu.cn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本科 |
【人物简介】
卢黎歌,男,1953年出生,湖北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陕西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主持人,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教育经历: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与制冷技术,工学士;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士 社会兼职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研究与编写组主要成员 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 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第七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 第二届中央文明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委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高校思想品德教学研究会会长 省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陕西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委 《思想教育研究》编委 《高校辅导员》编委 《高校辅导员学刊》编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 《榆林企业》顾问。 省教育厅干部培训基地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代方法 2、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宣传教育
【研究成果】
近十年来获得过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十余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高校理论战线》、《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有《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视》、《跨世纪思辩》等专着五部。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获全国“两课”优秀教材奖。主编或副主编教材、专着10部,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6项,获得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及优秀论文奖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项。
【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集成方案研究,子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资源库,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委托攻关项目04JZD04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A003Z 构建和谐陕西的道德基础,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5年科研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西安城市形象塑造,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号06Z11 2、参与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子项目:思想理论课教材建设研究,教社政厅【2005】54号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之子项目: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研究,04&ZD006 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G010Z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与机制研究,教社政司函〔2004〕256号
【论文著作】
部分论文 1、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2、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主客体范畴 ,《高校理论战线》,2006 3、对职业道德功能的再认识 ,《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04 4、十六大报告对拓展当代青年学生修养内容的启示 ,《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3、1 5、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教育部社科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6、抓好“四入”环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效果,《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5、6 7、台湾学校德育状况研析,《科技信息》,2006.8 8、“ 八荣八耻 ”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中国教育报》, 2006年3月31日。 部分专著 《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部分教材 主编《思想道德修养》,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主编《新编道德修养》,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参编 教育部社政司《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参编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成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