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保祯
花保祯
性      别: 职      称: 教授
籍      贯: 陕西西安 现 居 地:
毕业院校: 西北农业大学 专      业: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62年5月 工作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邮       箱: huabzh@nwsuaf.edu.cn 联系电话:
学       历: 博士

【人物简介】

  花保祯,男,博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农业部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与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昆虫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1978.9-1982.6 获学士学位;1987.9-1985.7 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8~1991.10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1996.7 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8~2004.2 美国Kansas大学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或方向 1、昆虫分类学:主要进行中国木蠹蛾志分类、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2、进化生物学:主要进行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和同域物种分化机制研究。 3、害虫综合治理: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侧重诱集植物研究。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主要进行系统昆虫学、进化昆虫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主编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40篇。 1、中国鳞翅目木蠹蛾科昆虫分类研究:发表数篇论文并出版一本专著——《中国木蠹蛾志》。 2、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进行长翅目的分类、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生物多样性等研究。 3、桃蛀果蛾复合体物种分化机制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现桃蛀果蛾是一个正在经历物种分化的复合体,在寄主植物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改变幼虫进入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和调整滞育后发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使昆虫生活史与寄主物候期保持同步,导致不同寄主植物上昆虫生殖时间的季节隔离,使基因交流降低,最终出现同域物种分化。 4、害虫综合防治: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主持省攻关课题和临潼区横行课题各1项,以种植诱集植物、使用性诱芯等技术,达到了石榴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 花保祯,男,1962年5月出生,理学博士,昆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主要进行系统昆虫学、进化昆虫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1、中国鳞翅目木蠹蛾昆虫分类研究:发表数篇论文并出版一本专著--《中国木蠹蛾志》。   2、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进行长翅目的分类、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生物多样性等研究。   3、桃蛀果蛾复合体物种分化机制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现桃蛀果蛾是一个正在经历物种分化的复合体,在寄主植物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改变幼虫进入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和调整滞育后发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使昆虫生活史与寄主物候期保持同步,导致不同寄主植物上昆虫生殖时间的季节隔离,使基因交流降低,最终出现同域物种分化。   4、害虫综合防治: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主持省攻关课题和临潼区横行课题各1项,以种植诱集植物、使用性诱芯等技术,达到了石榴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

【论文著作】

  主编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40篇。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旱区农业生态、高效农作制度、作物系统模拟。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林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获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获中国林学会“梁希”奖; 200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毕业学院:
西北农业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