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常青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
籍 贯: | 现 居 地: | ||
毕业院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专 业: | 工程力学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73 年 | 工作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 |
邮 箱: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本科 |
【人物简介】
陈常青, 1973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3 年和 1997 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学士 和 博士学位, 1999 至 2001 年在剑桥大学留学工作, 2001 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现为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等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电磁固体机敏材料和智能结构、超轻多孔材料等先进材料和结构宏细观性能的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成果】
近年来主要侧重于从微细观以及宏观与实验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力、电、磁、热多场耦合固体机敏材料和新型多孔轻质材料的各种复杂力学行为,主要成果为电磁固体力学基本理论,压电结构力学行为的精确分析和其振动变形的优化控制,泡沫金属本构、破坏和传热等力学行为的细观模型和宏观唯象理论,材料力学行为中的尺度效应研究,以及铁电材料中的力、电耦合本构特性研究。 先后获得国家级和部级人才基金3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作为主持人已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 ( 1 ) 电磁固体介质有限变形基本理论 提出了有限变形情况下电磁固体介质满足坐标旋转不变性特性的力、电、磁、热等变量、它们之间本构关系的一般形式以及所得变量所必须满足的微分型和积分型控制方程,并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变形理论揭示了一些特定电磁固体介质??压电板壳的变形特性。 ( 2 ) 铁电陶瓷多轴多场耦合本构行为研究 研究了铁电多晶陶瓷材料的多轴力、电耦合本构行为,获得了其多轴力致和电致破坏面形状;研究了铁电单晶沿不同晶向的力、电耦合特性以及不同偏压应力和偏电场对其影响。 ( 3 ) 超轻多孔材料力学行为研究 提出了建立研究高空隙率的轻质多孔材料宏观性能的解析胞元和超级胞元的细观力学方法,正确预测了其宏观塑性屈服面的形状和微观缺陷的影响;通过多轴试验、细观力学模型和宏观唯象理论等方法揭示了多孔材料断裂特性、本构行为及尺度效应。
【科研项目】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非线性压电材料和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的复杂力学行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轻质泡沫金属材料的本构行为研究”。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泡沫金属材料力学行为的细观模型研究”。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非线性压电材料的破坏行为研究”。 • 教育部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多孔材料中尺寸效应的细观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NSFC )和德国科学基金会( DFG )国际合作项目“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ulti-axial electric and mechanical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ferroelectric ceramics ”。
【论文著作】
已发表论文 40 余篇,有关成果被国内外学术同行广泛引用。 在Acta Mater., J. Mech. Phys. Solids, J. Appl. Mech., J. Appl. Phys, 力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相关工作被SCI他引190余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