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屈红军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副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西安市 | 现 居 地: | 陕西省 宝鸡市 |
毕业院校: | 西北大学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67-05 | 工作单位: | 西北大学地质学院 |
邮 箱: | hongjun@nwu.edu.cn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本科 |
【人物简介】
屈红军,副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分别于1995年及2003年获得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97-1998年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斯里兰卡研修一年,2004-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沉积学及能源地质学研究;主持承担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合作课题20项,包括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及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沉积学及成藏地质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建树,尤其对鄂尔多斯盆地及世界深水海洋油气的分布及聚集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地质学报、石油学报、沉积学报、地质论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地质通报、中国地质、古地理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地质科技情报、海洋地质动态、海洋地质前沿、海相油气地质、岩性油气藏、中南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
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山盆偶合关系的研究。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1. 华北南缘与西缘早古生代等深流沉积特征类比及地质意义(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172101),主持人 2. 南海北部深水区大型生物礁滩分布与成藏条件分析(2011-201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子课题(编号2008ZX05025-06-02),主持人 3. 刘团庄-张塬畔地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2011-2012),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编号ycsy2011-C-02),主持人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深部油气成藏机理研究(2011),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研究院项目,主持人 5. 延436井单井综合评价(2010-2011),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油气勘探公司项目,主持人 6. 国外深水油气富集区与南海深水区的类比及数据库建立(2008-201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课题(编号2008ZX05025-06-05),主持人 7. 世界深水盆地油气勘探调研及与南海北部深水区类比评价(2008-2009),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人 8. 上扬子北缘构造古地理演化、盆山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2006-2009),中石化公司南方海相重大项目三级专题(编号YPH08001-03),主持人 9. 安塞化子坪贺庄地区基础地质及油藏描述(2009),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持人 10. 延长油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井位优选技术研究(2008),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研究院项目,主持人 11. 吴定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下组合(长7-长10)勘探潜力研究(2008),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持人 12. 安塞梅塌油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与储层研究(2007),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持人 13.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一带储层综合评价与沉积相研究(2007),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持人 14. 定边樊学油区基础地质研究(2006年),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持人 15. 坪桥塞202井区长6油藏储层评价(2005),长庆油田研究院项目,主持人 16. 陕北中下侏罗统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2003—200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主持人 17. 大巴山前缘构造带P-T1礁滩发育的盆地原型、形变与分布预测(2005-2006),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第二主持人 18. 阿克库勒凸起加里东期构造演化与岩溶作用研究(2004-2005),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先导项目,第二主持人 19.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研究(2003),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第二主持人 20. 濮卫洼陷盐岩发育分布规律及油气聚集关系研究(2002-2003),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项目,第二主持人
【论文著作】
1. 屈红军,杨县超,曹金舟,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油气聚集规律[J]. 石油学报, 2011, 32(2):243-248(EI检索) 2. 屈红军, 马强, 高胜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分析[J]. 地质学报, 2011, 85(6):979-986 3. 屈红军, 马强, 高胜利, 等. 物源与沉积相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砂体展布的控制[J]. 沉积学报, 2011, 29(5):13-22 4. 屈红军, 梅志超, 李文厚, 等. 陕西富平地区中奥陶统等深流沉积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0, 29(9):1304-1309 5. 屈红军, 马强, 董云鹏, 等.大巴山前陆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沉积中心的迁移及古流向[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 30(5):584-588 6. 屈红军, 蒲仁海,冯杨伟. 塔河油田南部地区奥陶系储层类型及测井识别特征[J]. 西北大学学报, 2011, 41(1):90-94 7. 屈红军,董云鹏, 马强, 等. 重庆云阳晚三叠世-侏罗纪古流向反转及其构造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 2009, 39(3):528-532 8. 屈红军, 夏斌, 雷祥义, 等.黄土高原东西部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显微特征与古气候记录[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24(2):95-99 9. 屈红军, 李文厚, 梅志超, 等. 论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系[J].地质论评, 2003, 49(5):495-500 10. 屈红军, 李文厚, 苗建宇, 等. 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储层发育规律[J].沉积学报, 2003, 21(4):601-606 11. 屈红军, 李文厚, 苗建宇, 等.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盐岩发育规律及其成因探讨[J]. 中国地质, 2003, 30(3):309-314 12. 屈红军, 梅志超, 崔智林, 等.南秦岭镇安盆地泥盆纪沉积体系与古地理演化[J]. 古地理学报, 2002, 4(1):36-42 13. 屈红军, 刘养杰. 中国宝玉石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J]. 西北大学学报, 2002, 32(3):286-288 14. 屈红军, 李文厚, 何希朋, 等.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层序与含油气系统探讨[J]. 西北大学学报, 2003, 33(1):70-74 15. 马强, 屈红军, 严耀祖, 等.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性研究[J]. 沉积学报, 2009, 27(3):443-451 16. 胡春花, 屈红军, 苗建宇, 等.南泥湾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含油性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8(6):994-1000 17. 苗建宇, 屈红军, 高胜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孔隙结构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5):814-820 18. 杨县超, 屈红军, 崔智林, 等.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长8沉积相[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2):291-298 19. 关利群,屈红军,张功成, 等.世界主要深水盆地圈闭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30(4):209-213 20. 冯杨伟,屈红军, 张功成, 等.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 31(4):131-140 21. 冯杨伟,屈红军, 张功成, 等.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生储盖的控制作用[J].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3):45-51 22. 冯杨伟,屈红军, 张功成, 等.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中生界生储盖组合特征[J]. 海洋地质动态, 2010, 26(6):16-23 23. 关利群,屈红军, 胡春花, 等. 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3):26-30 24. 李敏, 屈红军, 张功成, 等.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J].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8):32-40 25. 范玉海,屈红军, 张功成, 等. 世界主要深水含油气盆地烃源岩特征[J].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2):27-33 26. 李文厚, 屈红军, 魏红红, 等.内蒙古苏里格庙地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J]. 地层学杂志, 2003, 27(1):41-44 27. 雷祥义, 屈红军. 西安白鹿塬边黄土滑坡的稳定性与人类活动[J]. 地质论评, 1991, 37(3):258-264 28. 岳乐平, 屈红军, 杨永利, 等.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 1992, 22(1):88-94 29. 张功成, 米立军, 屈红军, 等. 全球深水盆地群分布格局与油气特征[J]. 石油学报, 2011, 32(3):1-10 30. 魏红红, 李文厚, 屈红军, 等. 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学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 2002, 32(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