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珏 | |||
性 别: | 女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西安市 | 现 居 地: | |
毕业院校: | 西北大学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71 | 工作单位: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邮 箱: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博士 |
【人物简介】
王珏 教授 ,女,生于1971年,教授 教育经历 2002年9月— 2005年7月: 西北大学,攻读博士 1998年9月---2001年4月:西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 其中:1998年8月到1999年2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访问学者 1990年9月---1994年7月:陕西经贸学院,攻读学士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2002年6月: 陕西经贸学院 其中: 1998年3月---199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外事处工作; 2000年1月---2000年12月,在陕西省人事厅国际合作交流处工作。 2002年6月至今:西北大学
【研究方向】
全球化。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1.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陕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2.大科研04NW09:非关税壁垒与西部地区开放机制的建立; 3.07年发表状况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项目编号05JK106(05.9-06.2); 4、陕西省2007年软科学课题:“走出去”战略模式及其在陕西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7KR63; 5.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利用外资的区域差异角度研究; 6.农业部行业计划(nyhyzx07-024),子课题: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著作】
著作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2.《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对外贸易20年变迁》,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3.《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 4.《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 5.《非关税壁垒:问题与对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 6.《创造卓越》(译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7.《公司精神》(译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8.《卓越公司》(译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9.《项目管理》(译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6月。 论文 1.《产权、激励与创新》,第三届企业管理与知识创新国际研讨会,2003年5月; 2.《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3.《陕西利用欧盟直接投资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4.《我国小企业生存的环境及问题》,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人力资源管理新途径》,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6.《关于中国保险业发展趋势的思考》,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7.《我国金融创新的探讨》,中国技术经济科学,2001年3—4,; 8.《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资源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9.《欧盟对陕西直接投资的特点研究》,陕西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10.《陕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1.《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问题探析》,管理世界,2002第11期; 12.《发展陕西旅游优势产业》,旅游,2002年第3期; 13.《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汉中发展的必然选择》,汉中经济,2002年第1期; 14.《消费者评价决定品牌价值》,中华商标,2002年第2期; 15.《强化政府信誉》,陕西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6.《发展汉中旅游业》,汉中经济,2002年第2期; 17.《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8.《国外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分析》,陕西社会科学《西部论坛》,2003年第4期; 19.《信息化经济探析》,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20.《信息化经济探析》,中国经济评论,2003年第11期; 21. 《倾销的新贸易理论解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22.《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问题关系之解析》,美中经济评论,2004年第8期; 23.《从外贸模式看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原《中国技术经济科学》)2004年第1期; 24.《“西部大开发”实施成效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25.《外商直接投资陕西省与全国的比较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26.《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国际商务研究,2004年第6期; 27.《外贸、外资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各地区的比较分析》,经济管理,2004年第5届MBA论坛编; 28.Comparison of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and Japan, Stanislaw Strzelczak,,2004.1; 29.Cultivation of Chinese Enterpreneurs’Innovation pirit, Stanislaw Strzelczak,,2004.1; 30.《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与价值分配》,何炼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004年12月; 31.《中国利用FDI战略调整》,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32.《中美贸易差额与美国制造业失业》,美中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33.《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34.《第13届东亚经济论坛会议综述》,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 35.《中日贸易差额分歧与中日贸易摩擦》,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3期; 36.《新贸易壁垒:中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政策与政府干预》,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9期; 37.《“劫富济贫”:中美贸易政策殊途同归》,美中经济评论,2005年第6期, 38.《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与效益》,人民日报内参, 2005年9月16日第35期; 39.《形成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 40.《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世界,2006.3期; 41.《双重保护、反倾销分别税率新政》,国际经贸论坛,2006年第2期; 42.《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原载于《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2006年第2期; 43.《中国企业并购难迈三道坎》,《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6年11月3日; 44.《中国外贸高增长的负效应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45. 《反补贴与反吸收:美欧贸易政策面临新调整》,中国经济评论,2007第6期; 4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理论综述,《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47.“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壁垒特征及其演进,《国际贸易论坛》2008年第2期; 48.双语教学中的“课、语、师、法”四要素,《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49.分层次:发展服务贸易的一种思路,《经济管理》2009年第11期; 50.从全球化的视角看我国苹果汁行业的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导报》20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