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军
祁志军
性      别: 职      称: 副教授
籍      贯: 陕西宝鸡 现 居 地: 陕西
毕业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药学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出生年月: 1974-06-27 工作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       箱: qzhij@nwsuaf.edu.cn 联系电话: 87092191
学       历: 博士

【人物简介】

祁志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生,陕西宝鸡人。   二、工作学习简历   1994年09月~1998年06月西北农业大学大学本科植物保护学士学位   1998年09月~2001年0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学硕士学位   2001年09月~2007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学博士学位   2001年07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任教,2003年11月晋升讲师,2009年11月晋升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农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农药研究与开发、农药分子毒理学和农药免疫分析。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

  1.祁志军, 吴文君. 0.2%苦皮藤素乳油对鹌鹑的毒性测试.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9(4): 75-77.   2.祁志军, 胡兆农, 时春喜, 吴文君, 李恩才. 0.2%苦皮藤素乳油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 31-34.   3.祁志军, 姬志勤, 秦宝福, 吴文君. 0.2%苦皮藤素乳油在土壤中的吸附与降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 73-76.   4.李君浩, 祁志军*, 陈华保, 钱勇, 姬志勤. 粘虫细胞培养及苦皮藤素Ⅳ,Ⅴ对其毒力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1): 207-211.   5.刘亚强, 彭大勇, 祁志军*. 三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东方粘虫中肠细胞的毒力测定. 昆虫知识. 2007 44(5):676-679.   6.Qi, Zhijun; Xue, Xiaoping; Wu, Wenjun; Zhang, Jiwen; Yang, Runya,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elangulin V and immunolocalization of receptor in the oriental armyworm,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Lepidoptera : Noctuida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6, 54(20): 7600-7605.   7.Qi, Zhijun, Shi Baojun, Hu, Zhaonong, Zhang, Yixuan, Wu, Wenjun. Ultrastructural effects of Celangulin V on midgut cells of the oriental armyworm,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Lepidoptera: Noctuidae),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1, 74(3): 439-444.   8.祁志军, 寇立泉, 王东方, 刘爽. 有机磷杀虫剂多残留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3, 4(1): 27-37.   9.温万东, 刘喜保, 高履桐, 杨润亚, 祁志军*. 在离子液体中合成有机磷农药通用半抗原. 合成化学, 2012(05): 638-641.   10.刘喜保, 温万东, 祁志军*, 胡兆农, 杨润亚. 硫代磷酸酯类农药通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95-101.   11.寇立泉, 刘爽, 王东方, 祁志军*. 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ScFv抗体库的构建与初步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23(4): 202-206.   12.李秋利, 赵吉建, 祁志军*, 吴文君. 东方粘虫中肠V-ATPase H亚基原核表达及纯化.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23(7): 102-106.

与TA有关的专家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毕业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方向:
经济学、金融学
毕业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研究员
研究方向:
土壤肥力形成机制、土壤养分与环境效应、植物营养与调控、生态环境建设等。以土壤-植物养分循环过程与调控、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主要从事旱地土壤-植物养分循环与生态环境方面的科研工作。通过长期试验研究,提出了旱地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优化施肥模式,明确了有机肥、豆科轮作在旱地土壤肥力保持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旱地肥料利用率的波动性和影响因素,以及长期施肥下土壤剖面硝态氮的累积机理和动态变化过程。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氮肥去向、后效及土壤残留氮的剖面分布规律,并通过不同形式的覆盖措施,探讨旱作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的潜力,初步发现了较好的生产措施。
毕业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姓名:
工作职务:
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1.天然产物化学 2.有机合成化学
毕业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