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强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宝鸡市 | 现 居 地: | 陕西省 榆林市 |
毕业院校: | 西北大学 | 专 业: | |
查看更多个人信息 | |||
出生年月: | 1965-02 | 工作单位: |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邮 箱: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本科 |
【人物简介】
高强,男,陕西佳县人,1965年2月出生于兰州,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91—1992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为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主任、教授、院拔尖人才,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宝鸡炎帝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管理委员会顾问、宝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公众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
炎黄文化和周秦文化。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主持“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论文著作】
学术论文: 1、《炎黄子孙称谓的来龙去脉》,《光明日报》2008年2月4日12版。 2、《近百年炎黄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炎黄文化研究》第五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出版。 3、《“重黄轻炎”现象及其文化透视》(合著),《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 4、《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4期。 5、《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摘录。 6、《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黄帝子孙”称谓的歧争》,《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录。 7、《尊崇黄帝现象论纲》,《华夏文化》2004年第4期,《新华文摘》摘录。 8、《试论抗日战争的特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9、《制约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若干观念》,《理论导刊》2000年第11期。 10、《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民主化》,《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11、《姜炎文化与粟作文化》,《寻根》2003年第1期。 12、《〈史记〉与汉民族的形成》,《炎帝与汉民族论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3、《中文“历史”一词考源》,《兰台世界》2005年第9期。 14、《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贵州文史丛刊》2005 年第2期。 15、《“重黄轻炎”现象中蕴含的价值取向》,《齐鲁文化研究》第四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16、《汉族族称的起源与流变》,《汉文化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17、《西府民俗文化与姜炎文化》,《华夏文化》2005年第2期。 18、《人格的黄帝与神格的黄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9、《宝鸡与中华民族的肇兴》,《炎帝与和谐社会》,三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0、《炎帝祭祀述略》,《文博》2008年第2期。 21、《黄帝与中华民族》,《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22、《炎帝与中华民族》,《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三秦出版社2010年出版。 23、《羌人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4期。 24、《人格的炎帝与神格的炎帝》,《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大象出版社2010年出版。 25、《周秦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炎黄文化研究》第十二辑,大象出版社2011 年出版。 26、《何谓黄帝文化》,《传承黄帝文化精神激扬文化兴国正声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27、《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德”》,《第二届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28、《近30年来炎黄文化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炎黄文化研究》第十五辑,大象出版社2013年出版。 29、《秦人对汉民族形成的贡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0、《秦都雍时间考》,《嬴秦始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31、《炎黄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明弘扬民族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32、《居雍秦公述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3、《蒙学读物与黄帝文化》,《华夏文化》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