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篇
营造建用一体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2021年8月,陕西省成立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旨在推进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统筹成果需求,积极开展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形成聚集发展的创新生态,打造成果挖掘、展示对接、技术评估、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技术交易、孵化和产业化推动等全链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国防科技成果“不敢转”“不会转”“不好转”难题,促进军民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助力国防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
1.搭建混合所有制平台,激发国防科技成果高效转
促进中心搭建市场化、专业化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由民参军企业、高校和军工院所组成混合所有制平台公司,按照“政府引导支持、科研院所支撑、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构建“公司+基金+园区”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器+无人系统产业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应用场景链接器”四器融合的军地一体化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围绕重点领域,整合小试、中试服务资源,推动建设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军民一体化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和中试服务平台,促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更加畅通。目前,促进中心与17家专业服务机构、2家产业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国防专利转化等;与17家省级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共建军民两用电磁兼容测试实验中心、陕西省智能动态仿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与中信科信等多家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进工作。
2.构建“六位一体”服务体系,推动国防科技成果更好转
促进中心整合科创资源,建立“科技经纪人团队+成果转化项目+成果转化基金+科技创新平台+赛展会活动+产业园区”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探索建立“天使基金+成长基金+供应链金融”的资本孵化全链条体系,联动政府专项资金,试点“拨投结合”模式,推动先进技术成果二次开发与产业化。目前,促进中心发起设立10亿元转化基金,初步完成了基金公司的设立方案,已与中信科信等多家金融机构就转化基金合作事项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探索“1+N+M”立体联动创新孵化体系,即1个中心+N个分中心+M个共建共享创新平台。设立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促进中心分中心、创新平台,为科技成果创业企业或成果承接方提供数据积累、工艺优化、二次研发、准入检测等服务,加速促进成果双向转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共享程度稳步提升。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探索构建“1+N”建设运营军工特色产业园区,即1个国家先进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先导区,N个特色园区。结合地方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需要,促进中心联合3-5家军工集团或军工院所,分领域、分行业建立促进中心分中心,统筹配置创新要素,破解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痛点、堵点,共同探索实践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3.建设科技经纪人队伍,推动国防科技成果更会转
促进中心针对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成功率低、转化门槛高等突出问题,在搭建供需平台的同时,着力培养熟知政策法规知识、掌握专业转化技能的复合型“科技经纪人”队伍,打造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行家里手,推动国防科技成果更会转。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培养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市场化、实战型“创新创业团队+专精特新总工”(专精特新总工是指在产业、市场、技术、融资等领域的实战型专家)的科技经纪顾问专家队伍;在转化能力培养方面,开展国防工业领域科技经纪人培训,培养培育一批具有转化经验的国防工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探索建立院所间成果转化“传帮带”互助机制;在转化实操方面,开展国防专利转化专项调研,从专利解密、专利培育、专利分类与价值分析等方面开展服务,发挥科技经纪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与全方位链接能力,通过转化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机制推动成果快速转化落地。
目前,促进中心通过“自建”方式打造近10人专职国防科技经纪人队伍;通过“共建”方式聘任了20余名在军地供需、科技金融、无人系统、工业母机、光电信息等领域的国防科技经纪顾问;通过“共享”方式,组建了120余人国防科技经纪人队伍、搭建了100余人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专家智库。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