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CEO刘强东朝着几十年不变的银行卡,打响了第一枪。继建行携手阿里、农行与百度合作、中行牵手腾讯,交行与苏宁金融签订合作协议后,刘强东日前也将京东的“余额宝”搬进了银行,与兴业银行共同推出中国首张互联网储蓄银行卡。
显然,这次京东支付业务的“打法”和其他几大巨头的策略差别很大,其通过和中国银联以及银行的深入合作,试图探索出一种“新玩法”。有业内专家也表示了认同:京东在支付领域“弯道超车”不如“换道超车”,毕竟,现在遥遥领先的巨头们体积太大了,它们把车道已经挤满,根本没有办法让你弯道超出去,所以只能换一条路。
刘强东联手银行推小金卡
刘强东近日率京东金融联与兴业银行共同宣布推出中国首张互联网储蓄银行卡,取名为“小金卡”。据了解,这张小金卡集智能联名借记卡集储蓄、自动理财、消费于一体。目前该卡已在北京、浙江首发,预计9月1日起将在全国各地推广发行。目前兴业银行已经下发通知,正配送至全国所有分行、支行。
值得注意的是,该卡是国内第一款“具有互联网基金”的联名借记卡,当持卡人在进行快捷支付、境内POS消费或境内ATM取款等交易时,如果卡内余额不足,它就会自动从京东小金库的账户里赎回差额部分,连同活期账户余额完成支付。不用人工操作,该卡就能实现账户资金在银行活期账户与京东小金库账户之间的灵活支配。既满足了持卡人对账户资金的流动性需求,又让持卡人获得相对更高的投资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毫不夸张,京东小金卡也是中国银行卡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实质性改变的成果展示。而外界也不免将京东金融与行业大头支付宝做联系,称刘强东是把京东的“余额宝”搬进了银行卡。小金卡一举打破多重壁垒,把理财、消费、储蓄,全部汇集到银行卡。网友猜测,未来,刘强东甚至可能把京东白条、金条都搬到银行卡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表示肯定:把支付、消费、理财等融合起来,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小金卡的出现虽然称不上重大创新,但确实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进步。
另辟蹊径
常有人问,说好的BATJ,支付江湖却没有京东的事?支付江湖两家独大的格局显而易见。当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是全球第一,各种宝的层出不穷迅速普及了广大普通民众的理财意识,推动了市场利率化的进程。8月8号的无现金日又将网络支付推上一个新台阶。京东目前在支付上难以对抗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规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辟蹊径和银行联手或有机会。
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群体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对手机设备熟悉、比较信任互联网金融产品。相较这两者而言,小金卡的用户群体更广泛,比如年龄层较大不会使用手机的人群;只信任银行对互联网产品持怀疑态度的人群;生活在第三方支付不发达地区(农村、偏远地区)的人群等支付宝之前并未触及到的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华还提出,商业银行和科技金融公司各自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创新是一定会出现的事件。这种合作将会使支付和理财行业的产品形式更加多元,使目前存在的传统金融与科技金融、线上金融与线下金融的隔离被打开。从消费者角度看,支付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也将改善。
自立门户,布局“第四次零售革命”
与其他支付巨头比起来,京东支付线下的商户资源和收单设备在数量上不占优势,而丰富的线下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资源正是银联的优势。京东支付和银联的合作,实则是一个线上和线下双向引流的过程。与其他支付机构相比,京东金融节省了自建线下网络的巨大成本,这或许正体现了其“换道超车”的思路。
京东金融“自立门户”背后其实是刘强东布局“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大战略。在刘强东看来,技术赋能时代已经到来:“即将到来的智能商业时代赋予我们全新的能力去改造零售业和零售基础设施。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是超越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互联网可以有效连接起分散的顾客、产品和消费场景,但很难实现协同。而智能商业的协同是建立在“3个I”的基础上:感知(Instrumented)、互联(Interconnected)、智能(Intelligent)。”
目前,金融业务在零售领域的意义已不言自明,随着京东金融从京东正式分拆,刘强东不但会深耕金融业务,还将利用京东金融和京东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做大京东的业务生态。
关键词:京东 金融 生态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