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再谱中国铁路新篇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caiji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
工程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100%。动车组转向架设计时速达500公里京沪高铁上飞奔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RH380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京沪高铁新一代动车组转向架设计时速达到5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最先进的高速转向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掌握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以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出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坚定不移谋创新 2011年6月30日,一个中国铁路史上不寻常的日子。下午3时,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1次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如一道闪电快速驶出北京南站,向着目的地上海飞驰。至此,全长1318公里、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京沪高铁是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也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在工程建设、高速列车、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环保标准等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 路基工后沉降最大不超2mm 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最高时速300公里,京沪高铁的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线间距、隧道净空断面等主要技术标准在目前世界高铁中是最高的。 控制路基沉降和结构变形是高铁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京沪高铁沿线分布着广泛的软土、松软土和深厚软土,其中有最大厚度达38米的淤泥质土的不利地质条件。在对全线19个典型工点的桩基进行了实验研究后,对30多万根桩基设计进行了验证和优化。路基工后沉降最大未超过2mm,桥梁墩台沉降未超过1mm,大大低于15mm的控制标准。轨道几何状态合格率100%,优良率98%。工程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诞生一系列世界级桥梁工程 京沪高铁全线有104项重点性控制工程,正线桥梁288座,无砟轨道1298公里,沿线有70处跨越省级以上公路干线,59处与既有铁路交叉,26处跨越通航河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济南黄河特大桥、丹阳至昆山特大桥等一系列世界级桥梁工程因京沪高铁而诞生。 全长9.273公里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全线技术含量最高、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第一重点性控制工程。其主墩承台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长度相当于两座南京长江大桥加上一座武汉长江大桥,通航净空32米,能确保万吨级船舶顺利通航。 全线共累计节省用地13600亩 京沪高铁全线五分之四以桥代路,集中设置沿线设施,尽量与公路、既有铁路共用同一走廊。据统计,京沪高铁共累计节省用地13600亩,减少土方2400万亩。为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干扰,全线共设置声屏障330公里,有效控制了高速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在中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千年不变的法则因高铁而在悄然改变。为节约耕地和保护自然环境,京沪高铁全线五分之四以桥代路,集中设置沿线设施,尽量与公路、既有铁路共用同一走廊。据统计,京沪高铁共累计节省用地13600亩,减少土方2400万亩。为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干扰,全线共设置声屏障330公里,有效控制了高速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位于苏州市境内的阳澄湖,是苏州市和昆山的主要饮用水源。京沪高铁7次跨越阳澄湖湖区,线路经过湖区总长约6公里。在丹昆特大桥阳澄湖桥段施工中,建设者采用“双排桩筑坝围堰”施工方案,将水上施工改为路上施工,使阳澄湖及其周边水域和陆地原有生态环境达到了“零污染”的目标。 动车组转向架设计时速达500公里 京沪高铁上飞奔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RH380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产业资源,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开始了京沪高速动车组自主创新联合攻关。 在继承“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设计原则的基础上,CRH380系列动车组对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及旅客界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创新。 动车组转向架相当于动车的腿,属于列车最核心的部件和技术之一。京沪高铁新一代动车组转向架设计时速达到5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最先进的高速转向架。 在安全防护系统中,新一代动车组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原则,所有可能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相关数据,还能够自动对车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减速或停车。 全天候、立体化的治安防范保障体系 京沪高铁对运营维护、治安防范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影响等方面,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并进行了充分的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 京沪高铁构建了全天候的、立体化的治安防范保障体系。全线设有18个铁路公安派出所和652个值勤岗亭,实施线路区间全封闭,旅客进站全覆盖式安检。每晚对线路、接触网等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每天早上正式列车开行前,双向对开确认列车,也就是不载人的空动车组列车对线路进行安全确认;每10天左右即开行安全检测车,对线路进行全面“体检”。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能及时监控风、雨、地震以及异常物的侵入。比如地震监控子系统能在发生地震时及时准确监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区域的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据了解,京沪高铁全线共设置地震监控点31处、风速监测点167处、雨量监测点50处。 今年5月25日至26日,国内30名工程界知名院士、专家,对京沪高铁进行了检查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京沪高铁轨道状态达到了高平顺和高稳定的要求;通信信号和牵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CRH380型动车组符合高速度、高舒适性要求;运营安全保障设施齐全,开行方案合理;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使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接近一万公里,中国版图上再添一道“黄金走廊”。 截至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已安全运送旅客6亿多人次。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高铁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全面掌握了高铁的核心技术,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再创新平台,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掌握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以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出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据统计,2003年以来,我国铁路部门已申请高铁相关专利1902项,其中已经授权1421项,仍有481项正在受理中。(记者 矫阳)

编辑:系统管理员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