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普通机机床数控化改造可行性及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
在我国人力成本上升,产品利润降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就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机床作为现代工业之母,在现代工业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多高精密部件都需要用到机床加工,特别是那些多轴机床,在军事上的用途也非常广
  在我国人力成本上升,产品利润降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就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机床作为现代工业之母,在现代工业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多高精密部件都需要用到机床加工,特别是那些多轴机床,在军事上的用途也非常广泛。
  
  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机床产品还主要集中低端制造业领域,不管是在加工效率上还是在数控水平上都不能满足现有的发展要求。如果重新购置数控化程度较高的新机床,在成本上又比较高,因此,利用现有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就是目前的首选措施之一了。
  
  同购置新机床相比,一般可以节省60%~80%的费用,改造费用低。特别是大型、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花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交货期短。机床经改造后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看管多台机床),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此外,加工装备的数控化也列入了我国的国家规划之中。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力量,最关键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就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运用数控技术实现机械装备的更新换代。
  
  数控技术是将机械设备运动和工作过程自动控制结合的技术,它的应用将使制造设备及产品本身内涵发生根本性变化,使传统制造装备及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飞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数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行业,大大推动了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国产数控系统在中低档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但是,除数控机床外,其他行业的机械产品缺乏数控化的高端技术和装备,缺乏针对特定工艺的高效率数控化产品,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到20%,而且大多数依赖国外数控系统。因此,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组织国产数控系统企业和数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及时介入,提升我国机械设备的数控化水平,提高国产数控系统在机械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促进我国机械设备的产业升级和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

Top Copyright © 2010 科技大市场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2712号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